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让司法力量直抵文保一线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司法力量直抵文保一线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做法和成效: 意义提供坚实法律保障:文化遗产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面临着诸多威胁,如盗窃、盗掘、损毁、非法买卖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协调等难题。司法力量的介入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后盾,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惩处,起到威慑作用,有效防止文物流失和损坏。促进多方协同合作:司法机关可以与文物保护部门、行政机关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建立行政、司法、社会相结合的新型综合协调解决机制,提高保护效率和水平。提升公众保护意识:通过司法审判和相关法律宣传活动,能够让公众更加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实践做法与成效设立专门司法机构:福建全省法院先后设立土楼法庭、古厝法庭、海丝法庭等一系列极具地域特色的司法机构,集立、审、执于一体。其中,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对泉州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的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进行跨区划集中审理,实现了专业审理、集中研判,统一裁判标准,提高了文物保护效率。此外,全省还建有3个遗产保护巡回法庭、9个专门合议庭,在世界遗产地、文化街区、古村落、生态保护区设有140个司法服务点,让司法服务更加贴近文化遗产保护一线。聘请专家参与审理:在审理涉文化遗产案件时,聘请文物保护专家参与案件审理,提升文化遗产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水平。例如,泉州鲤城法院海丝法庭在审理涉及开元寺的案件时,邀请泉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人担任专家陪审员,参与调解工作,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解决纠纷,保护文化遗产。加强区域司法协作:闽浙两省四地法院联合签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加大协作力度,共同提升廊桥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水平。在廊桥带,通过设立二维码,让司法保护档案“一扫即知”;开展“廊桥说事”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建立“行政+司法+保险”保护模式,为古廊桥的安全增添保障。发出检察建议与提起公益诉讼:福建台江区检察院针对星安桥文物保护监管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在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时,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福州市首例古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运城市检察机关也专门部署了“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盐湖生态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为文物保护加上“护身符”。创新保护模式与机制:泉州鲤城区检察院联合区文旅局探索“文物+保险+服务”新模式,将商业保险引入文物保护工作,建立监测系统,安装安防设施,组建专业队伍,提升文保单位风险防范能力。鲤城区司法局还牵头出台《鲤城区促进文物级古大厝家族内部析产和保护的若干惠民措施(试行)》,着力破解私人产权文物级古大厝修缮中因产权问题导致的纠纷难题。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7:08 , Processed in 0.0837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