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演艺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好演出与好观众相互成就,共同推动着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以下是具体表现:优质供给丰富演出市场 引进剧目品质高:一年一度的广州艺术季带来国内外众多优秀剧目,2025年艺术季以“跟着演出去旅行”为口号,带来55台优秀剧目、123场精彩演出。像广州大剧院每年都会精心策划和引进高品质的演出,15年来已举办演出4011场,接待中外艺术院团2150个、艺术家超过54000名。 本土佳作亮点多:广州本土文艺院团实力强劲,推出了话剧《三家巷》、舞剧《英歌》、音乐剧《雄狮少年》、粤剧《双绣缘》《南拳》、芭蕾舞剧《睡美人》、杂技剧场《站台》等多部舞台艺术佳作,为演艺市场提供了丰富选择。而且广州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如舞剧《英歌》2025年上半年17城32场巡演,掀起岭南文化热潮;现实题材芭蕾舞剧《家园》作为2025广州艺术季开幕演出,令人沉醉。 演艺空间多元化:广州拥有专业传统演出场所,同时演艺新空间蓬勃发展。这些演艺新空间植入核心商圈、旅游景区和热门地标,沉浸式演出、livehouse、脱口秀等新型演艺业态与北京路商业街、广州塔等旅游地标相融合。如戏剧厂牌“一台好戏”计划在北京路复制上海亚洲大厦“垂直百老汇”模式,打造华南地区首个驻演戏剧集群;广州塔剧场以“先锋时尚、跨界多元”为主题,打造多功能主剧场。 硬件支持强大:广州演艺装备产业实力雄厚,在舞台灯光、电子音响和户外景观照明领域全国领先,占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企业过千家,产值超千亿元。旺盛需求助力市场繁荣 观众欣赏水平高且有情怀:广州观众欣赏水平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第5次登广州舞台仍一票难求;观众有情怀,78岁的汪明荃唱着《万水千山总是情》前来,演出几近售罄;“周日音乐下午茶”持续推动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普及,让观众有更多机会接触高雅艺术。 消费群体庞大:广州常住人口近1900万人,拥有165万个具有消费能力的高校学生,高密度人口、年轻消费群体意味着强大的市场消费力。以演唱会为例,2024年广州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达159场;2025年1—4月,审批营业性演出1661宗,比2024年同期增长11%。 跨城观演成趋势:广州文化底蕴深厚,商业资源集聚度高,是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吸引着远方观众前来,跨城观演成消费趋势,跨城观演率超50%,极大地拉动旅游、餐饮、住宿消费。猫眼数据显示,2025年3月广州大型演唱会门票预订数量同比激增230%,其中跨城购票的占比更是首次突破65%。此外,政策的支持也为广州演艺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广州接连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全面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演艺中心,加强演艺场馆建设,拓展中小型演艺空间等。这些政策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服务,优化了演艺市场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大型演出项目在穗举办,集聚了更多演出市场头部企业落户广州,进一步激发了演艺市场消费活力与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