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从梯田到种子库,中国为全球农业提供方案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20: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6月15日文章指出,从云南的水稻梯田到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中蕴含的地形、种子和知识提供了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中国梯田和种子库为全球农业提供方案的具体介绍: 梯田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示范:中国的梯田系统,如云南哈尼梯田、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等,是生态农业的典范。以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例,它是中国北方特有的雨养农业系统,当地先民通过凿石垒堰、覆土务农,建成了规模庞大的梯田。这种梯田系统不仅种出了核桃、花椒等多种农林产品,还通过间作、轮作和农林混合种植等技术,维护了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其展示了如何在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为全球面临类似地形和生态挑战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推动全球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国的梯田承载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如哈尼四季生产调等多彩民俗。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还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文化活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将农业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思路,让各国认识到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全球对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种子库方面保障全球种质资源安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种子/种质资源库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是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因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挑战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例如,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为寒地作物的研究和育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球寒地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助力全球农业育种创新:中国在种子库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农业育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并将这些品种和育种技术推广到全球。如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技术,在非洲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和推广,显著提高了当地的水稻产量,为解决非洲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社区粮食种植自主权:中国设立“社区种子银行”,保留并推广适应特定小气候和文化需求的当地品种,赋予农村社区确保种子和粮食种植的自主权。这一举措为全球提供了一种保护和利用地方品种的模式,让各地能够根据自身的自然和文化条件,发展适合本地的农业生产,增强社区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17:38 , Processed in 0.0757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