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5日文章提到,中国AI产业火爆,广州在新应用方面欲弯道超车。广州琶洲一家汽车美容店借助AI工具,半小时内生成100多条个性化视频,新客源在当周同比增加50%,且获客成本远低于传统模式。不止汽车美容店,在广州,AI的“魔力”正加速显现。如赛意信息发布的PCB行业大模型,能将原本需要4至6小时的参数提取工作缩短至几分钟,准确率达95%以上。在教育领域,基于希沃教学大模型2.0,老师输入课文标题,AI就能给出基础课题目标并延展为思维导图。纺织服装行业的致景科技,其AI系统输入关键词后几秒钟就能生成多张设计图,在筛选面料和印染环节也有AI助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广州在2020年成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是核心片区。琶洲所在的海珠区2021年提出打造“琶洲算谷”,并采取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还自2022年起连续四年举办琶洲算法大赛。在政策红利下,琶洲形成了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拥有在AI应用领域的“五小虎”,推动着行业的智能化变革。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产业结构多样,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具备发展AI产业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不过,广州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北京等地有差距,AI企业多集中于产业链下游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企业比例较少,且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有学者认为,广州AI产业要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培育初创企业,吸引人才与产业,营造鼓励技术研发的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