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6日,国内期货市场上碳酸锂主力合约报收59,780元/吨。自2022年11月从约56万元/吨的高点回落以来,碳酸锂价格不断下跌,投资退潮,行业洗牌加速,具体情况如下: 价格下跌原因供需矛盾突出:供应端方面,青海盐湖提锂进入旺季,江西云母企业复产,2025年6月国内产量环比增8.3%。同时,随着此前开发的锂矿及盐湖项目放量,整体供应持续过剩。需求端表现不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后增速放缓,储能政策退坡致抢装潮透支需求,5月储能电池出货量环比降4.35%。原料价格下跌:锂价下跌同步拖累上游矿价下跌,矿价下跌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锂价走低。 投资退潮表现2021年前后,锂产品价格大幅跃升吸引资本快速布局。但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末的高位回落,仅两年半时间就跌去了近90%,下游产品市场红利缩水,投资热度随之加速退潮。例如中核钛白公告拟终止“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及“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 行业洗牌加速体现企业经营压力大:作为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湖南裕能综合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目前仅有三代半、四代产品具有一定利润,多数企业仍处亏损。截至6月4日,外购6%锂辉石提锂企业可盈利1391元/吨,但外购2.5%云母提锂即亏损4499元/吨,回收提锂综合亏损更达7792元/吨。开工率走低:3月底以来国内碳酸锂开工负荷逐步走低,截至5月底开工负荷仅维持在48%左右,新增产能速度有所放缓,多为头部企业扩产或新进企业产能释放。产能出清:中小云母提锂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14%产能永久关停。面对市场供需错配,锂企当前着力出海,由于制造水平差异,目前海外精细化工锂产品与国内售价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海外市场是锂盐企业未来利润潜在增长点。例如龙蟠科技锁定马来西亚15.2万吨磷酸铁锂订单,湖南裕能西班牙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正在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