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体育+旅游”有人气更有机遇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8 2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育+旅游”作为当下备受瞩目的跨界融合模式,正凭借独特的魅力汇聚超高人气,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打开了充满想象的机遇之门。以下从其人气汇聚的表现、蕴藏的发展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体育+旅游”人气爆棚的表现赛事活动吸引海量人群:各类体育赛事与旅游场景深度结合,形成强大吸引力。例如马拉松赛事,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国际马拉松,到云南腾冲、贵州黄果树等景区举办的特色马拉松,每年都吸引数十万跑者参与,同时带动大量亲友团、观众等前往赛事举办地,形成“参赛+旅游”的热潮。像2024年厦门马拉松,参赛人数达3.5万,赛事期间厦门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40%,旅游收入提升显著。户外休闲成为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徒步、骑行、露营、登山等户外体育旅游项目成为大众休闲新选择。每逢节假日,各地的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古道徒步路线等都挤满了参与体育旅游的人群。比如浙江临安的大明山徒步路线,周末日均接待徒步游客超5000人;露营热潮下,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露营地预订量同比增长2倍,北京、上海周边的高端露营地更是“一营难求”。网红打卡带动流量爆发: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成为“网红”,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如重庆的奥陶纪景区,凭借高空秋千、步步惊心等极限体育旅游项目,成为抖音上的热门打卡地,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带动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快速发展。还有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飞跃”滑索项目,因独特的体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二、“体育+旅游”蕴含的发展机遇产业融合创造经济新增长点    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体育旅游的发展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的增长。以体育装备为例,徒步、骑行、潜水等项目的兴起,推动了运动服装、背包、器材等装备的消费,2023年我国体育旅游装备市场规模已突破800亿元,预计未来每年将以15%的速度增长。    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对于一些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结构单一的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例如河北崇礼,凭借冬奥会的契机,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滑雪旅游胜地,2023-2024雪季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5亿元,带动了当地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从“穷山僻壤”到“冰雪经济强县”的华丽转身。政策支持助力行业发展    -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体育+旅游”的发展,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明确提出要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海南推出“体育旅游消费年”活动,发放体育旅游消费券;四川打造“大峨眉”体育旅游圈,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 政策的支持为体育旅游企业提供了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保障,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消费升级催生多元化需求    -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加追求个性化、体验化、健康化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从初级的健身休闲到高端的赛事观摩、专业训练、极限挑战等,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市场。    - 例如,高端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迅速,高尔夫旅游、游艇旅游、赛车旅游等项目受到高收入群体的青睐,2023年我国高端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25%。同时,亲子体育旅游也成为新的增长点,家长更愿意带孩子参与亲子徒步、户外拓展等活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科技赋能提升体验与效率    智慧化服务升级: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体育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企业的运营效率。例如,通过智能手环、APP等设备,游客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运动数据、定位导航、获取周边服务信息;景区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和资源优化配置。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在体育旅游中的应用,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如一些景区推出VR滑雪体验项目,游客即使在非雪季也能感受到滑雪的刺激;AR定向越野项目,将虚拟任务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体育+旅游”的发展建议加强规划与资源整合    - 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文化、体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旅游发展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山区可以重点发展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车等项目;海滨地区可以开发潜水、帆船、沙滩排球等水上运动项目。    - 加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旅行社、体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合作,整合资源,推出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如将体育赛事与旅游线路相结合,打造“赛事+观光+体验”的一站式旅游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    - 加大对体育旅游产品的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例如,开发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体验、福建的龙舟竞渡体验等。    -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体育旅游涉及体育、旅游、医疗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如专业的教练、导游、急救人员等。强化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    -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打造“中国马拉松系列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知名赛事品牌,以品牌带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 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渠道进行营销推广,扩大体育旅游的影响力。如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体育旅游的精彩瞬间、攻略心得,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注重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建立健全体育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体育旅游项目的安全监管,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对高空、水上、极限等高危体育旅游项目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管理。    - 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如在徒步路线的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等。“体育+旅游”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在汇聚人气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的升级,“体育+旅游”有望成为未来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3 09:22 , Processed in 0.0555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