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正月初五,踩高跷、捏糖人……在首个非遗春节轮番上演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初五举办这些非遗活动非常有意义呢。

一、踩高跷
1. 传统表演形式
   踩高跷是一种富有民俗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脚踩特制的高跷,高度从几十厘米到数米不等。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扮成各种角色,如神话人物、历史英雄或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等。
   在表演过程中,踩高跷者要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通过熟练的步伐移动,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如走圆场、扭秧歌步、跳跃、甚至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对于武高跷而言)。
2. 文化内涵
   它起源于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等生活需求而“缚柴为跷,进行采摘”,逐渐演变成一种娱乐和民俗表演形式。踩高跷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春节期间表演,也有驱邪祈福的寓意,为节日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氛围。

二、捏糖人
1. 精湛技艺
   捏糖人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艺人以熬制好的麦芽糖为原料,将糖稀放在手中揉、搓、拉、捏。他们手法娴熟,从简单的动物造型,如小狗、公鸡等,到复杂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嫦娥等都能惟妙惟肖地捏制出来。
   糖人造型色彩鲜艳,晶莹剔透。艺人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凭借简单的工具,如小木棒、剪刀等,通过捏、吹(对于吹糖人来说)等手法,快速地将糖变成各种可爱的造型。
2. 文化传承意义
   捏糖人反映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捏糖人不仅是一种可供观赏的技艺展示,更是孩子们喜爱的传统零食兼手工艺品,它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期待和对童年美好回忆的珍视。

首个非遗春节举办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3 18:09 , Processed in 0.0549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