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以日均增量为考核目标,银行全员营销再度来袭”这一现象的分析:
一、现象产生的背景
1. 市场竞争加剧
在金融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银行面临着来自同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其他银行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一些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以灵活的产品设计和便捷的服务吸引客户。非银行金融机构,如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支付、理财等服务也在抢占市场份额。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银行需要全员参与营销,以挖掘更多客户资源,增加存款、贷款等业务量的日均增量。
2. 利率市场化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利差逐渐缩小。过去,银行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获取稳定收益,但现在必须通过扩大业务规模来维持盈利水平。以日均增量为考核目标的全员营销有助于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降低资金成本,通过营销吸引更多低成本存款,同时在贷款方面精准营销,提高贷款发放量和收益。
3. 数字化转型需求
银行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推广新的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新功能、智能投顾等。全员营销能够加速这些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提高客户对数字化产品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增加客户粘性,从而提升相关业务的日均使用量和价值增量。
二、对银行的积极意义
1. 提升整体业绩
全员营销以日均增量为考核目标,能够全面覆盖银行的各项业务,包括存款、贷款、理财、信用卡等。员工积极参与营销,可以挖掘更多潜在客户,提高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例如,通过员工的营销努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将资金存入银行,增加存款日均增量,为银行提供更多可运用的资金;在贷款业务方面,精准营销有助于找到更多优质的贷款客户,提高贷款发放量和利息收入,从而提升银行的整体业绩。
2. 增强客户关系管理
在全员营销过程中,银行员工与客户有更多直接接触的机会。员工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例如,客户经理在营销过程中,了解到客户有子女教育规划需求后,可以向其推荐合适的教育储蓄或理财计划。这种深入的互动有助于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忠诚度,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促进长期业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3. 促进内部协作与员工能力提升
全员营销打破了银行内部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例如,前台营销部门与后台风控、运营部门需要密切配合,前台负责挖掘客户需求和营销产品,后台负责确保业务办理的合规性和高效性。同时,员工在营销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金融产品知识、营销技巧和客户沟通能力等,这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更加专业和富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三、可能面临的挑战
1. 员工压力与专业素质问题
以日均增量为考核目标的全员营销会给员工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非营销岗位的员工,如后台运营人员,他们可能缺乏营销经验和技巧。如果强制要求参与营销,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如果员工专业素质不足,在营销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解答客户关于金融产品的疑问,影响营销效果,甚至可能给客户带来误导,损害银行声誉。
2. 营销资源分配与协调问题
银行内部不同部门和员工在营销资源的获取上可能存在不均衡现象。例如,一些网点或部门可能因为地理位置、业务重点等因素获得更多的营销资源支持,而其他部门则相对匮乏。在全员营销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营销资源,如营销费用、宣传资料等,以及协调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营销活动,避免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是银行面临的一个挑战。
3. 合规风险
在全员营销的热潮中,员工为了达到日均增量考核目标,可能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的风险。例如,在存款营销中,可能会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如高息揽储(虽然利率市场化,但仍需遵循相关监管规定);在贷款营销中,可能会放松对客户资质的审核标准,增加信贷风险。这些违规行为不仅会给银行带来监管处罚风险,还会损害银行的长期稳健经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