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北菜、南果”的“鲜度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多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生产环节
1. 品种选择
北菜:在北方蔬菜种植方面,选择耐储存、抗运输的蔬菜品种。例如,西兰花中的耐寒优秀品种,其花球紧实,在低温环境下不易松散和腐烂,更适合长途运输和较长时间的储存。
南果:对于南方水果,如芒果中的贵妃芒品种,果实较大且皮厚相对较厚,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外界碰撞和微生物侵害,利于保鲜。
2. 种植管理
北菜
采用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技术,保证蔬菜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的抗逆性。例如,在干旱地区推广滴灌技术,精准供水,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影响蔬菜品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如硼肥可以提高蔬菜细胞壁的韧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做好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损害。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捕食性昆虫防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蔬菜表面残留农药影响鲜度。
南果
南方水果种植中,要注重果园的生态管理。例如,在荔枝园中保留一定的杂草植被,有利于维持果园的生态平衡,吸引害虫的天敌。同时,合理修剪果树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果实病虫害的发生。
应用精准的营养调控技术,根据不同水果生长阶段需求提供养分。如在香蕉生长后期,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有助于提高果实的硬度和甜度,延长保鲜期。
二、采收环节
1. 采收时机
北菜:准确把握蔬菜的采收时机至关重要。例如,叶菜类蔬菜要在叶片鲜嫩、尚未老化时采收。像生菜,当叶片达到一定大小且质地脆嫩时,应及时采收。如果采收过晚,叶片会纤维化,降低鲜度和口感。
南果:对于南方水果,如龙眼,要在果实充分成熟但未过度成熟时采收。此时果实的口感和风味最佳,且具有较好的保鲜潜力。过早采收果实甜度不够,过晚采收则容易腐烂。
2. 采收方式
北菜:采用科学的采收方式,尽量减少蔬菜的损伤。例如,对于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使用专门的挖掘工具,避免机械损伤。对于叶菜类蔬菜,人工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挤压。
南果:南方水果采收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采摘柑橘类水果时,要用剪刀剪断果梗,而不是直接拉扯,防止损伤果皮,因为果皮一旦破损就容易被微生物侵染,加速果实腐烂。
三、包装环节
1. 包装材料选择
北菜:对于北方蔬菜,选择透气性好、保湿性适中的包装材料。如一些环保型的塑料薄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防止蔬菜因缺氧而腐烂,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对于叶菜类蔬菜,还可以使用带有微孔的保鲜袋,既能保鲜又能防止叶片失水萎蔫。
南果:南方水果的包装材料要根据水果的特性来选择。例如,对于容易碰伤的草莓,可以采用泡沫盒加保鲜膜的包装方式,泡沫盒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保鲜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对于香蕉,使用瓦楞纸箱包装,并在箱内设置分隔层,防止香蕉在运输过程中相互挤压。
2. 包装技术应用
北菜:在包装蔬菜时,可以采用气调包装技术。通过调节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如降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例如,将西兰花包装在含有5%氧气、10%二氧化碳和85%氮气的气调包装袋中,可以显著延长其保鲜期。
南果:对于南方水果,如芒果,可采用减压包装技术。在减压环境下,水果的呼吸作用、乙烯释放等生理活动会受到抑制。同时,还可以在包装内加入保鲜剂包,如含有乙烯吸收剂的小包,进一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四、冷链物流环节
1. 冷链设施建设
在北方蔬菜和南方水果的产区,要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设冷藏库、冷冻库等设施,确保蔬菜和水果在采收后能够及时进入适宜的低温环境。例如,在北方的大型蔬菜产区,建立分布式冷藏库网络,保证蔬菜在短时间内被冷却到适宜温度(如0 4℃)。在南方水果产区,建设与水果产量相匹配的冷冻库,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水果,如荔枝,能够迅速将其温度降低到 18℃以下进行速冻保鲜。
2. 冷链运输保障
配备专业的冷链运输车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对于北菜南运和南果北运,冷链运输车辆要具备精确的温度调节功能。例如,运输叶菜类蔬菜的车辆温度要保持在0 5℃,运输热带水果如芒果的车辆温度要保持在10 15℃。同时,要加强对冷链运输过程的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运输条件符合保鲜要求。
五、销售环节
1. 终端设备配备
在销售终端,如超市、水果店等,配备相应的保鲜设备。对于北方蔬菜,在超市的蔬菜销售区设置喷雾保鲜装置,定期喷水雾,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对于南方水果,设置冷藏展示柜,不同水果根据其保鲜温度要求分区存放,如0 4℃存放草莓,10 15℃存放香蕉等。
2. 销售策略调整
采用先进先出的销售原则,确保蔬菜和水果的新鲜度。同时,开展促销活动,对于即将达到保鲜期限的蔬菜和水果进行合理降价销售,既减少损失,又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水果接近保质期时,将其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进行销售,延长其商业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