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金面季节性转松的因素
财政收支节奏
在某些季节,财政支出力度可能加大。例如年末,财政部门往往会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的拨款、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放等。这会使得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增加,推动资金面转松。
税收收入在不同季节也有波动。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按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在非缴税高峰期,企业资金留存相对较多,资金回流到市场,有利于资金面的宽松。
银行体系的资金配置规律
季末银行面临监管指标考核,如存贷比、流动性覆盖率等。季末过后,银行的资金运用限制相对减少。在新季度开始时,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等,从而增加市场资金供给,促使资金面趋于宽松。
从信贷投放节奏来看,年初银行往往有较为充足的信贷额度,信贷投放初期资金投放量相对较大,部分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到金融市场,对资金面有一定的宽松作用。
2. 1.4万亿逆回购到期的影响
短期资金回笼压力
1.4万亿逆回购到期意味着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投放的资金将被收回。逆回购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到期时,资金从市场流回央行,这在短期内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资金回笼压力。
对货币市场利率产生上推作用。当大量逆回购到期,市场资金供给减少,资金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质押式回购利率等有上升的动力,增加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
央行后续操作的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预期
如果央行不进行相应的对冲操作,市场资金面将明显收紧。但央行也可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采取新的货币政策操作。例如,开展新的逆回购操作或者降准、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等,这又会改变市场资金面的预期和实际状况。
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在债券市场方面,逆回购到期可能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因为资金回笼会使市场资金减少,投资者可能会抛售债券以获取资金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债券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债券收益率上升。
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票市场资金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资金面收紧,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可能减少。一方面,一些依赖短期资金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可能会减少股票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可能影响其盈利预期,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不过,股票市场还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状况、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