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及其相关从业者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克服困难让汽车“出海”:
一、企业层面
1. 高效的研发与设计
模块化平台策略
采用模块化汽车平台,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例如大众汽车的MQB平台,通过标准化的模块接口,能够快速组合出不同车型,满足不同海外市场对汽车尺寸、功能等多样化需求。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企业无需从头开始设计每一款车型,只需针对特定市场需求在现有模块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如改变轴距以适应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或消费者偏好。
并行工程
打破传统的线性研发流程,将产品设计、工程开发、样车制造等环节并行开展。比如在设计汽车外观的同时,工程团队就开始进行底盘和动力系统的匹配研发。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和协同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后期返工,有效提高研发效率。
2. 供应链管理
供应商本地化与优化
在汽车出海的目标市场附近建立本地化的供应商网络。例如,中国汽车企业在东南亚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或与当地供应商合作。这不仅可以缩短零部件的运输时间,还能降低因国际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同时,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供应的敏捷性。
库存管理与应急供应机制
建立合理的库存策略,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数据,在海外仓库储备一定量的常用零部件和畅销车型。如在欧洲市场的汽车销售旺季来临之前,提前储备汽车电池、轮胎等易损耗且需求大的零部件。同时,构建应急供应机制,当出现突发情况(如供应中断、需求突然增加)时,能够迅速从其他地区调配资源。
3. 生产与制造
柔性生产技术
引入柔性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能够快速切换不同车型的生产。例如,一条采用柔性生产技术的汽车生产线,可以在短时间内从生产轿车切换到生产SUV车型。这有助于企业根据海外市场订单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海外工厂布局与合作生产
在海外直接建立工厂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如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建立工厂,长城汽车在泰国建立罗勇工厂等。这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还能绕过贸易壁垒,更快速地响应当地市场需求,缩短交付时间。
4. 营销与销售
数字化营销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大规模的线上营销活动。例如通过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进行汽车产品的推广,发布汽车的性能测试视频、用户评价等内容,吸引海外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海外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果。
与当地经销商合作
寻找有实力、有渠道的当地经销商合作,借助他们对本地市场的了解和成熟的销售网络,快速将汽车推向市场。例如,中国汽车企业与欧洲当地具有多年销售经验的汽车经销商合作,经销商可以利用其在当地的品牌知名度、售后服务网络等优势,提高汽车的销售效率。
二、人才与团队层面
1. 组建跨文化团队
招聘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形成跨文化团队。这样的团队在处理海外市场业务时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在开拓中东市场时,团队中既有熟悉汽车工程技术的中国专家,又有了解中东文化、市场规则和消费者心理的当地员工。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和营销策划,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决策失误。
2. 员工培训与激励
为员工提供针对海外市场业务的培训,包括国际贸易法规、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汽车出海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汽车出海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政策与外部支持层面
1. 政府政策扶持
政府出台相关的出口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中国政府对汽车出口企业给予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一些地方政府还对汽车企业海外建厂给予资金支持或土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 行业协会与标准协调
汽车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协调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例如,组织企业共同开展海外市场调研,分享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汽车标准的制定和协调工作,帮助国内汽车企业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的标准要求,减少因标准差异带来的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