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厘子崩盘现象及网络假象的表现
1. 价格大幅波动呈现“崩盘”表象
在车厘子的销售市场中,有时候会出现价格的急剧下跌,被称为“车厘子崩盘”。例如,原本高价的车厘子在某些时段,如集中上市期,市场价格突然大幅降低,批发价格从高位迅速滑落,在终端零售市场也出现低价倾销的情况。
2. 电商卖惨营销的网络假象
虚假库存压力营造
一些电商为了销售车厘子,会年年在网络上营造库存积压严重的假象。他们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如堆积如山看似卖不掉的车厘子图片,实际可能是经过摆拍或者只是库存的一小部分)、视频(如展示所谓大量等待处理的车厘子货物仓库场景)等方式,让消费者感觉商家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车厘子如果不尽快售出就会坏掉或者造成商家巨大损失。
价格诱导的卖惨话术
电商可能会声称由于车厘子价格暴跌,自己已经处于亏损边缘,如果消费者不购买,就会血本无归。例如,在宣传文案中强调“车厘子价格崩了,我们已经以成本价销售,只为了能收回一点成本,大家帮帮我们”之类的话术。同时,可能还会用一些对比手法,如“以前车厘子多贵,现在这么便宜还没人买,我们真的很艰难”来引起消费者的同情,从而诱导消费者购买车厘子。
虚构市场竞争压力
电商会虚构在车厘子销售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说其他商家都在低价倾销,自己如果不尽快卖出就会被市场淘汰。比如声称“同行都在亏本甩卖车厘子,我们也只能跟着降价,大家可怜可怜我们,多买点”,但实际上其自身的经营状况可能并非如此糟糕。
二、电商这种行为的原因及影响
1. 原因
竞争激烈促使营销手段异化
在车厘子销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众多电商都在争夺有限的消费者市场份额。采用卖惨营销这种异化的手段,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因为消费者往往会对处于“弱势”的商家产生同情心理,从而更有可能选择在这家店铺购买车厘子。
库存管理与资金回笼需求
车厘子是一种易腐水果,储存和运输成本较高。电商如果不能及时将库存的车厘子销售出去,就会面临库存积压导致的成本增加,如仓储费、保鲜费等。通过卖惨营销,他们希望加速车厘子的销售,实现资金回笼,减少库存压力和潜在的经济损失。
2. 影响
对消费者的影响
短期影响: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同情电商的“卖惨”而购买车厘子,短期内可能会觉得自己买到了性价比高的产品,毕竟价格可能看起来很实惠。然而,消费者也可能会因为这种营销方式而产生消费冲动,购买了超出自己实际需求的车厘子。
长期影响:长期来看,如果消费者发现电商的卖惨是一种营销骗局,会降低对电商的信任度。消费者在后续的购物中可能会更加谨慎,对整个车厘子市场甚至其他农产品市场的电商销售都会产生怀疑态度。
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破坏公平竞争环境:这种卖惨营销的电商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诚信经营的电商可能因为没有采用这种不道德的营销手段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些靠卖惨营销的电商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订单,扭曲了市场的正常供求关系反映机制。
扰乱价格信号:由于卖惨营销可能会人为地制造出一种价格过低、市场崩盘的假象,这会扰乱市场的价格信号。正常情况下,车厘子的价格应该是由其生产成本、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但这种虚假营销可能会导致价格过度波动,影响市场对车厘子真实供求关系的判断,进而影响种植者、批发商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决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