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乱挥“关税大棒”主要存在以下多方面严重问题:
一、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破坏
1. 扰乱全球贸易链
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和供应链高度全球化。美国对许多国家加征关税,打破了原有的全球贸易格局。例如,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影响了众多行业。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许多美国企业依赖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加征关税后,美国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像电子设备制造商,原本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电子元件,关税增加使得进口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
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美国的关税政策也使其面临出口受阻的风险。一些依赖对美出口农产品、原材料等的国家,如巴西、印度等,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企业不敢扩大生产规模,影响了整个全球贸易链的稳定发展。
2. 破坏多边贸易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公平化。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违背了WTO的基本原则。美国以“国家安全”等理由对其他国家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正常贸易关系的扭曲。
美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进程中,还通过阻碍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等手段,削弱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使得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了其他国家对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心。
二、对美国自身的损害
1. 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
加征关税的成本很大一部分转嫁给了美国国内消费者。例如,美国对进口的中国消费品加征关税后,像家具、服装、玩具等日常用品的价格上涨。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增加,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原本可以用较低价格购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相当于减少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2. 影响美国企业竞争力
许多美国企业依赖全球产业链进行生产。关税提高使得企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成本上升,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例如,美国汽车制造业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零部件,关税增加后,汽车生产企业要么面临成本上升,要么需要寻找新的、可能质量和成本都不占优势的供应商。
美国的科技企业也受到影响。美国对一些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加征关税,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这使得美国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受阻,不利于其长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三、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对
1. 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措施
美国的贸易伙伴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例如,欧盟针对美国的钢铝关税,对美国的一些标志性产品如哈雷 戴维森摩托车、波本威士忌等加征关税。中国也根据美国的关税举措,对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这种报复性措施加剧了美欧、美中等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使得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2. 国际舆论谴责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美国乱挥“关税大棒”是一种霸权行径。在国际会议、国际舆论场中,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经济学家、国际事务专家等都对美国这种单边主义的关税政策提出批评。美国这种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以邻为壑的做法在国际上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