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可能是导致电视盒子2024年销量不及10年前1/5的一些原因:
一、市场饱和度
1. 早期爆发式增长后的饱和
在10年前,智能电视盒子作为新兴产品进入市场。当时,大量传统电视用户希望通过电视盒子将自己的非智能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享受网络视频、应用等服务,市场处于开拓期,需求旺盛。
经过多年发展,大部分有需求的家庭已经购买了电视盒子,市场逐渐饱和。到2024年,新的潜在购买用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整体销量难以维持以前的水平。
2. 与智能电视的融合
如今,智能电视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大多数新购买的电视都已经是智能电视,内置了丰富的智能功能,如各种视频平台、应用商店、语音控制等,这些功能原本是电视盒子的主要卖点。
消费者在购买新电视时,无需再额外购买电视盒子就能满足观看网络视频等需求,这使得电视盒子的市场需求被智能电视大量替代。
二、竞争产品与技术发展
1. 智能投影设备的竞争
近年来,智能投影设备发展迅速。它们具有大屏幕、便携性等优势,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提供类似于电视盒子的观影体验,甚至在画面尺寸上更具优势。
许多智能投影设备也能连接网络,安装各种视频和应用程序,对于一些追求大屏体验和灵活性的消费者来说,智能投影设备成为了比电视盒子更好的选择,从而分流了部分原本属于电视盒子的市场份额。
2. 流媒体设备和服务的多样化
除了电视盒子,还有其他流媒体设备如一些电视棒等产品进入市场。这些设备功能类似,加剧了市场竞争。
同时,各大电视品牌也开始与视频内容提供商合作,推出定制化的内容服务,使得用户无需依赖电视盒子就能获取独家的视频内容,减少了对电视盒子的依赖。
三、内容与版权限制
1. 内容授权问题
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电视盒子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内容授权监管。一些未经授权的内容源在电视盒子上难以使用,导致电视盒子提供的内容丰富度相对下降。
相比之下,合法的智能电视平台和流媒体服务在内容授权方面更加规范,能够提供更稳定、正版的影视资源,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这些正规渠道,而减少对电视盒子的购买意愿。
2. 付费模式和性价比
电视盒子可能需要用户在购买设备后,再单独购买各种视频平台的会员才能观看丰富的内容,而且部分电视盒子存在广告等问题。
一些智能电视品牌推出的付费会员服务,在性价比上可能更高,例如与电视硬件捆绑销售会员,或者提供更优惠的家庭套餐等,这使得消费者在综合考虑后,选择放弃购买电视盒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