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落实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一些举措和意义:
一、举措
1. 生产环节
企业内部管理
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依据新国标要求,对采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详细的查验和登记,确保所使用的添加剂品种、范围和用量符合规定。例如,在生产糕点时,对于防腐剂的使用,必须精确控制其用量在新国标规定的限量范围内。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新国标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食品添加剂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限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量使用。
生产过程监控
企业要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在饮料生产中,通过自动化设备精确添加甜味剂、色素等添加剂,并利用在线检测设备及时检测添加量是否符合新国标要求。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从食品添加剂的原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问题源头,及时采取措施。
2. 监管环节
监督检查
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定期对企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抽检。检查内容包括添加剂的采购凭证、使用台账、库存管理等方面。例如,对酱腌菜生产企业,检查其是否存在使用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防腐剂的情况。
重点关注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等薄弱环节。这些企业往往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监管部门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其遵守食品添加剂新国标。
标准执行与更新
监管人员自身要深入学习新国标内容,确保在执法过程中有准确的依据。同时,及时将新国标向企业进行宣传和解读,帮助企业理解和执行标准。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监管部门要积极参与食品添加剂标准的修订工作,使标准不断适应新的需求,保障食品安全。
3. 消费环节
消费者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食品添加剂知识。例如,利用电视公益广告、社交媒体科普文章、社区讲座等方式,让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种类以及在新国标下的安全性。
引导消费者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消除对添加剂的过度恐惧心理,同时提高消费者对违规使用添加剂食品的辨别能力。
投诉举报机制
建立健全方便快捷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对发现的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行为进行举报。一旦接到举报,监管部门要迅速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二、意义
1. 保障公众健康
新国标的落实能够确保食品添加剂在安全的范围内使用。例如,严格限制某些可能对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等)有健康影响的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量,从而降低消费者因食用含有不安全添加剂的食品而患病的风险,如减少因过量摄入防腐剂而引发的过敏反应或肠道疾病等。
2. 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促使食品企业更加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遵守新国标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一些大型食品企业凭借严格执行添加剂标准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整个行业在新国标的规范下也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创新。企业为了满足新国标要求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会积极研发更安全、更高效的新型食品添加剂或寻找天然替代品,如开发从植物提取物中获取的天然防腐剂等。
3. 维护市场秩序
新国标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有助于打击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行为。例如,在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伪装成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时,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新国标准确判断并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净化食品市场环境,保护合法企业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