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官兵在灾害等危险情况下逆行而上深入一线救援是非常英勇和令人敬佩的行为。
一、灾害场景中的逆行救援
1. 洪涝灾害
在洪涝发生时,武警官兵往往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他们乘坐冲锋舟或者泅水进入被洪水围困的村庄、城镇。例如在一些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中,武警战士们挨家挨户搜索被困群众,许多时候要在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浑浊洪水中艰难行进。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将老人、儿童、妇女等优先背到安全地带,还会携带必要的救灾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等送给被困群众。
2. 地震灾害
地震发生后,武警部队迅速响应。他们深入到地震震中及周边的废墟区域。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武警官兵利用生命探测仪等设备仔细搜索生命迹象。在一些道路被山体滑坡等阻断的情况下,他们徒步负重前行,携带救援工具如液压破拆设备等,争分夺秒地营救被埋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在救援过程中,还会搭建临时避难场所,为受伤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如包扎伤口、固定骨折部位等,稳定伤者的伤势等待进一步的医疗救援。
3. 森林火灾
当森林火灾肆虐时,武警森林部队(现为应急管理部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一部分)向火场逆行。他们背着沉重的灭火装备,穿越崎岖的山路奔赴火灾一线。在高温浓烟中,武警官兵们通过开辟隔离带、直接扑打明火等方式控制火势蔓延。在山区灭火时,他们面临着风向突变、山高坡陡等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火包围,但仍然坚守岗位,与森林大火进行顽强的斗争,保护着森林资源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逆行救援的意义
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武警官兵深入一线救援是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和守护。他们凭借专业的训练和坚定的意志,在危险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每多救出一个被困群众,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幸福,他们是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
2. 维护社会稳定
在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往往会出现社会秩序的波动。武警官兵的救援行动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他们在救援的同时,还可以协助当地政府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趁乱作案,保障灾区人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在灾后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体现军人的使命担当
逆行而上是武警官兵践行军人使命的具体体现。他们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展现了中国军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