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两部门发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背景
1. 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年来,新能源(如风电、光伏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迅猛发展。在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能源结构转型中的关键力量。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能源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2. 原有电价机制的局限性
   在传统电价机制下,新能源上网电价多采用固定补贴或标杆电价的形式。这种方式在新能源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其弊端逐渐显现。
   例如,固定补贴可能导致部分项目过度依赖补贴,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同时,难以准确反映新能源发电的市场价值和成本变化,不利于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竞争。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
1. 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
   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交易。在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发电根据实时的电力供需情况确定电价,这有助于反映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
   例如,在风电大发而用电负荷较低的时段,风电参与现货市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电力;而在用电高峰且新能源发电不足时,其电力价值则会相应提高。通过中长期市场,新能源发电企业可以提前锁定电量和电价,降低市场风险,保障项目的稳定收益。
2. 分布式新能源交易
   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如分布式光伏发电,探索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这可以促进分布式新能源在本地消纳,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例如,一些工业园区或农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可以直接与园区内的企业或附近的居民用户进行电力交易,实现能源的就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二)完善电价形成机制
1. 合理确定电价水平
   根据新能源项目的成本、技术水平和市场环境,合理确定其上网电价水平。不再简单地采用统一的补贴标准,而是更多地考虑项目的差异化因素。
   对于技术先进、成本较低的新能源项目,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形成更接近其成本的电价;而对于一些处于研发或示范阶段的新技术新能源项目,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给予适当的支持性电价政策,以鼓励技术创新。
2. 与储能的协同定价
   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储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电价机制中考虑与储能的协同定价。例如,当新能源与储能联合参与市场时,通过合理的电价设计,鼓励储能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时释放电能。
   这样可以平滑新能源的输出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储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改革的积极影响

# (一)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
1. 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
   市场化的电价改革将促使新能源企业不断寻求技术创新,以降低发电成本。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降低风力发电的度电成本等。
   例如,随着多晶硅、单晶硅等光伏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组件的成本在过去十年间大幅下降,这与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密切相关。
2.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市场规律,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将更加合理。在电价市场化改革下,资源条件好、开发成本低的地区将更具吸引力。
   例如,在西部光照资源丰富、风力资源强劲的地区,将吸引更多的新能源投资,形成大规模的新能源基地,同时也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光伏组件制造、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等产业的集聚。

# (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 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
   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并与储能协同定价等措施,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当新能源发电波动时,储能可以根据电价信号进行充放电操作,稳定电力供应。
   例如,在电网面临高峰负荷时,储能系统可以释放储存的新能源电能,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减少因新能源波动可能带来的电网频率和电压波动等问题。
2. 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市场机制,电力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不同地区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合理的生产和调度。
   例如,在电力市场一体化的框架下,西部新能源丰富地区的电力可以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东部用电负荷中心,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1 08:48 , Processed in 0.0659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