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土特产对于提升乡村产业含金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策略和途径:
一、深入挖掘土特产文化内涵
1. 文化故事挖掘
许多土特产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故事。例如,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像苏绣,它承载着江南地区千年的文化传承。苏绣图案精美,针法细腻,其发展历程与江南的水乡文化、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深入挖掘这些故事,能为土特产增添文化魅力。
可以通过采访当地的老艺人、查阅历史文献等方式,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并运用到土特产的宣传推广中。如在苏绣产品的包装上,印上苏绣的发展简史、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传承人的匠心故事等,让消费者在购买苏绣时,不仅得到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还能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文化体验融合
结合土特产开发文化体验项目。以茶叶为例,如果某个乡村盛产茶叶,可打造“茶文化之旅”。游客可以参与到茶叶采摘、炒制、品鉴等环节中。在采摘过程中,茶农可以向游客介绍茶叶的品种、生长习性等知识;在炒制环节,游客能亲身体验传统的炒茶工艺,感受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神奇转变;在品鉴环节,专业的茶艺师可以讲解茶叶的冲泡技巧、品鉴方法,让游客全方位地体验茶文化。
这种文化体验项目不仅能增加土特产的吸引力,还能带动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含金量。
二、提升土特产品质
1. 品种改良与优化
对于一些传统的土特产农作物或养殖产品,要重视品种改良。以赣南脐橙为例,当地农业科研部门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工作。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技术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果型更美观、口感更香甜、产量更高且更耐储存的脐橙品种。
这些改良后的品种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为果农带来更高的收入。同时,在品种改良过程中,还可以注重对当地土生品种优良基因的保护,保持土特产的独特风味。
2. 标准化生产管理
建立土特产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在土特产加工方面,比如四川的泡菜生产,要对泡菜制作的原料选择(如蔬菜的品种、新鲜度等)、腌制的工艺参数(盐度、温度、腌制时间等)、加工环境卫生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
按照标准化体系进行生产,既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从而提升土特产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品牌建设
1. 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
明确土特产的品牌定位。例如,五常大米将自己定位为高端优质大米品牌。在形象塑造上,突出五常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如肥沃的黑土地、优质的水源等),强调传统的种植工艺(人工插秧、古法收割等)。
品牌形象通过统一的标识、包装设计等来体现。五常大米的包装简洁大方,突出品牌名称和产地标识,同时配以稻田风光的图片,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出其高品质、绿色环保的品牌形象。
2. 品牌推广与营销
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在传统媒体方面,可以在农业类杂志、报纸上刊登广告,介绍土特产的特色、优势;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如一些地方特产可以在当地电视台或美食频道进行宣传。在新媒体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推广。例如,一些乡村的果农通过抖音直播销售自家的水果,在直播中展示果园环境、水果采摘过程等,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美食节等活动也是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在这些活动中,可以设置精美的展位,展示土特产的特色产品,开展试吃、促销等活动,吸引采购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四、拓展销售渠道
1. 电商平台助力
借助主流电商平台销售土特产。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乡村的土特产企业或农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开设店铺,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同时,要注重电商运营,包括店铺装修、产品图片拍摄、详情页制作、客服服务等方面。以云南的鲜花产业为例,当地花农通过电商平台将鲜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空间,并且根据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反馈,及时调整花卉品种和种植规模。
2. 线下实体销售创新
除了传统的农产品专卖店、超市专柜等线下销售渠道,还可以探索新的销售模式。例如,在城市中开设土特产体验店,这种体验店不仅展示和销售土特产,还提供产品制作体验服务。
以北京的一家内蒙古土特产体验店为例,店内除了销售内蒙古的牛肉干、奶制品等土特产外,还设置了蒙古包造型的体验区,顾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蒙古奶茶、品尝现烤的牛肉干,这种线下体验式销售能够增加顾客对土特产的认同感和购买欲望。
五、发展产业融合
1. 土特产与加工业融合
对土特产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以水果产业为例,除了销售新鲜水果外,可以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产品。山东的苹果产业,不仅有大量的新鲜苹果供应市场,还通过深加工生产出苹果汁、苹果醋等产品。
这些深加工产品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能提高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在土特产加工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加工效率。
2. 土特产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土特产产业。在旅游景区附近,设置土特产销售点,销售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等。同时,开发与土特产相关的旅游项目,如游客可以参观土特产的制作工坊,参与制作过程。
此外,还可以将土特产与康养产业相结合。例如,一些具有养生功效的土特产,如枸杞、山药等,可以开发成康养套餐,在康养度假村里提供给游客食用,或者加工成养生保健品,满足市场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