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1. 统一司法裁判标准
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案件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法院可能对犯罪的认定、量刑情节的考量等存在差异。典型案例提供了具体的裁判范例,明确了网络敲诈勒索行为的构成要件、既遂与未遂的判断标准等。
例如,对于以在网络上曝光负面信息相威胁索要财物的行为,通过典型案例可以统一认定其是否符合敲诈勒索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威胁或要挟”等关键要素的标准,确保类似案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公正、一致的裁判。
2. 提高司法效率
法官在审理网络敲诈勒索案件时,可以直接参考典型案例。对于一些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能够更快地作出准确判决。
如一些利用网络水军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典型案例已经对网络水军的组织模式、敲诈手段以及相关证据的采信等方面作出了示范,法官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减少案件审理中的争议和反复论证,节省司法资源。
二、对社会的意义
1.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敲诈勒索是网络空间的一种毒瘤,它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有序。典型案例的发布向社会公众展示了司法机关对这类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例如,一些针对网络电商平台商家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例公布后,会警示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不要触犯法律红线,从而净化网络营商环境,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增强公众防范意识
这些典型案例能够让普通民众更加了解网络敲诈勒索的常见形式和手段。
比如,以网络交友为名,获取他人隐私后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例,会使公众在网络交友过程中提高警惕,避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成为网络敲诈勒索犯罪的受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