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目的和相关解读:
一、主要内容
1. 明确储备范围
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道路、桥梁建设与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改善农村的交通状况,促进农产品运输和农村居民出行便利。
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包括水源工程建设、供水管网铺设与改造等,以确保农村居民用上安全、稳定的饮用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方面的项目,有助于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例如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与改善项目,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2. 建立储备机制
要求各地建立规范的项目储备库。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初审。
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复核汇总,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审核把关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级储备库。同时,要建立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对储备项目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 规范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主体要按照规定格式编制项目申报书,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实施期限、绩效目标等。
申报项目要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优先支持纳入相关专项规划的项目,并且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储备项目的全程监督,在项目实施前要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项目实施完成后,要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后续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目的
1. 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通过建立储备库,可以提前对项目进行规划、论证和筛选,避免项目仓促上马,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和效率。储备项目经过严格审核,在实施时能够更顺畅地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和延误。
2. 优化资源配置
有助于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和其他资源。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效益大小等因素进行筛选和储备,优先支持符合农村发展战略需求、群众需求迫切的项目,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从项目申报、审核到储备管理,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这有助于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对乡村建设项目的统筹协调能力。
这一通知对有序推进乡村建设项目,提高乡村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