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存在中小学体育老师“被生病”(即其课程被其他主科教师以各种理由占用的情况),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政策的推动等,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减少,但在部分地区或个别学校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类似情况。
一、当前状况表明情况在改善
1. 政策导向
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育教育。例如,“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也为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体育课时在总课时中的占比得到明确规定。
2. 教育理念的转变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认识到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培养等多方面的重要性。家长、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大众对体育教育价值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很多学校积极打造特色体育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竞赛,这使得体育老师的地位和其课程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3. 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些地区将体育纳入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范畴,并且分值占比逐步提高。这一举措促使学校、学生和家长都更加重视体育课程,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变得不可或缺,其课程被占用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
二、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升学压力的局部影响
在一些升学竞争激烈的地区,部分学校可能会为了提高主科的教学成绩,尤其是在面临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时,偶尔会出现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例如,个别初中学校在临近中考时,可能会将体育课时间分配给语数外等科目进行强化复习。
2. 传统观念的惯性
传统上“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在一些教师、家长脑海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体育课程不是那么重要,在教学任务紧张或者面临教学进度压力时,就会想要占用体育课程,体育老师可能也会面临一些无奈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