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调度会在广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背景和目标
1. 教育发展需求
义务教育是教育体系的基石,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广西地域广阔,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面临着一些影响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特殊情况,如家庭经济困难、地理环境不便、传统观念影响等,容易出现学生辍学现象。
2. 政策要求
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控辍保学”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广西召开控辍保学工作调度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要求,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二、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 数据精准分析
在调度会上,首先会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辍学原因的分类统计等。例如,区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身体原因,还是由于观念性因素(如认为读书无用)导致的辍学,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
2. 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劝返复学措施
对于辍学学生,建立专门的劝返复学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校教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乡镇干部以及村民委员会成员等。他们会深入辍学学生家庭,了解家庭情况,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强调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劝导学生复学。
帮扶机制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度会会强调完善资助体系。整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资助政策,如“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营养改善计划等,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
对于学习困难学生,会议会探讨建立学习帮扶机制。例如,要求学校开展课后辅导、教师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特殊教育保障
关注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调度会可能会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水平,对于不能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要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 强化部门协作
控辍保学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
在调度会上,会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教育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控辍保学工作,对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民政部门负责对贫困家庭、孤儿等特殊家庭情况进行帮扶救助;司法部门负责开展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依法进行劝诫和处罚等。通过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控辍保学工作的强大合力。
4.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辍学率。调度会会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要求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兴趣,开发校本课程,如民族文化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等。同时,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建设
强调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倡导学校营造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比赛、体育竞赛、科技节等,让学生在学校能够感受到乐趣和成长的价值,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会议的影响和意义
1. 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
通过调度会的有效组织和各项措施的推进,能够切实减少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学生数量,提高广西义务教育的巩固率,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升广西整体的教育水平。
2.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关注,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3. 推动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控辍保学工作,提高全民素质,为广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