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游”正铺画出一幅铁轨上的幸福图景,这一模式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对游客的影响
1. 交通便利性提升
可达性增强
铁路网络不断扩展,使得许多以往交通不便的旅游目的地变得触手可及。例如,一些山区或偏远地区的特色旅游小镇,随着铁路线路的延伸,游客能够轻松抵达。像青藏铁路的开通,让人们可以顺利到达西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去欣赏布达拉宫、纳木错湖等壮丽的景色。
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铁路旅行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现代列车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列车宽敞整洁、平稳快速,普通列车也能提供相对舒适的座位和卧铺。游客在列车上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能自由走动、休息,并且铁路运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能保证较为稳定的出行计划。
2. 旅游线路拓展与整合
丰富的旅游线路选择
铁路部门与旅游企业合作推出了多样化的旅游线路。例如“高铁环游齐鲁”等线路,将山东省内的多个知名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沿着铁路线一次性游览泰山、曲阜三孔、青岛海滨等风格各异的景点,而不必在交通换乘上耗费过多精力。
区域旅游整合
从更大范围来看,“铁路+旅游”促进了区域旅游的整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发达的铁路网络,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的旅游资源得以整合。游客可以便捷地穿梭于江南水乡古镇(如乌镇、西塘)、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和黄山等自然美景之间,实现不同类型旅游体验的无缝衔接。
3. 旅游成本降低
票价性价比高
铁路票价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性价比。特别是对于长途旅行或者家庭出行来说,铁路运输成本相较于航空等运输方式更低。例如,一家人选择铁路前往较远的旅游目的地,在交通费用上能够节省不少开支,从而可以将更多的预算用于旅游消费,如入住更好的酒店或者品尝更多的当地美食。
二、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1. 经济发展
旅游收入增加
铁路的开通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直接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增长。游客在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例如,张家界随着铁路交通的改善,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大幅上升,酒店、餐馆等旅游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除了传统的旅游产业,“铁路+旅游”还带动了当地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些铁路沿线的特色农业产区,游客因为铁路的便利前来旅游,进而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如云南大理,铁路的发展让更多游客能够到达,当地的扎染等手工艺品市场也随之扩大。
2.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资源开发利用
铁路的开通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些原本未被充分重视或开发的小众旅游资源,由于铁路带来的人流量增加而得到重视和开发。例如,一些位于铁路沿线的古老村落,开始被开发成民俗旅游景点,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文化等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并被更多人了解。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保护
在开发的同时,“铁路+旅游”也有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随着游客数量的合理增长,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更加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通过铁路带来的旅游收入,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和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三、对铁路部门的影响
1. 增加客源与收益
客源多元化
“铁路+旅游”模式吸引了更多以旅游为目的的乘客,使得铁路客源更加多元化。除了商务出行、探亲访友等常规客源外,旅游客源在特定的旅游旺季或热门旅游线路上成为重要的客源组成部分。例如在寒暑假期间,前往旅游热门城市的列车往往会出现客源高峰,这部分客源为铁路部门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收益增长
随着旅游客流的增加,铁路部门的票务收入相应增长。同时,铁路部门还可以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特色服务,如旅游专列的运营,在车票销售、车上餐饮、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渠道。
2. 提升品牌形象
服务质量提升
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铁路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列车上提供更优质的餐饮服务、更整洁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加强乘务人员的服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例如,一些旅游专列上会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乘务员会为游客提供旅游景点的介绍等特色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
铁路部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与旅游行业深度融合。推出诸如“铁路+景区”联票、旅游定制列车等服务。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提升了铁路部门在旅游市场中的品牌形象,使其在激烈的交通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