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二审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法律保障层面
稳定发展预期
一审后迎来二审意味着该法律在完善过程中不断推进。民营经济主体众多,从个体工商户到大型民营企业等。这部法律的制定将给予他们更明确的法律保障框架。例如,在产权保护方面,通过法律条文的细化,可以让民营企业家更加安心地进行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不用担心自身财产权无端受到侵害,稳定他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预期。
规范市场秩序
草案二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规则。目前市场上,民营企业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公平竞争的情况,如部分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国有企业和外地民营企业区别对待等问题。该法律草案的不断完善能够确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则,明确禁止各类限制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 促进资源获取与创新发展
资源获取
在融资方面,民营企业一直面临着一些困难。该草案的二审如果能够在金融支持相关条款上进行优化,就可以为民营企业获取融资提供更有利的法律依据。例如,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对民营企业进行贷款支持,拓宽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等,使民营企业在资金获取上能够与其他类型企业享有更为平等的机会,有助于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促进其规模扩张和业务拓展。
创新激励
民营经济是创新的重要力量。草案二审若能增加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激励措施相关内容,如在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面给予更明确的规定,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例如,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进行着前沿探索,更完善的法律激励措施能够鼓励这些企业不断创新,提升整个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法治建设的意义
1. 完善法律体系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营经济促进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草案的二审是构建适应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框架的重要步骤。它填补了之前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全面促进方面法律的空白,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互配合、衔接,共同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2. 法治理念的体现
该草案的二审过程体现了法治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二审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包括民营企业、行业协会、法律专家等的意见,这有助于确保法律条文既能反映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又符合法治的基本理念。例如,在关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规定上,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可以使条文制定得更加科学合理,体现了在法治建设中对民营经济主体权益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