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一片小绿叶撬动24亿多元大产业 平江高山茶香飘全国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4-9 1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片小绿叶撬动24亿多元大产业 平江高山茶香飘全国

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片小小的绿叶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这里的高山茶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年综合产值突破24亿元,成为当地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这片生长在云雾缭绕间的神奇树叶,如何焕发出如此巨大的经济能量?让我们走进平江,探寻高山茶香背后的发展密码。

天赋异禀:自然馈赠造就独特品质

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属罗霄山脉余脉,境内群山连绵,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面积达6万亩。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加上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形成了极佳的茶叶生长环境。

"我们的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的高山上,每年有200多天被云雾笼罩。"平江县茶叶产业办主任介绍,这种独特的微域气候使茶叶生长周期延长,有利于氨基酸、茶多酚等内含物质的积累。经检测,平江高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普遍超过40%,比普通茶园高出58个百分点,形成了"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的独特品质。

土壤条件同样得天独厚。平江境内多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砂质壤土,pH值在55之间,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特别是南江镇、虹桥镇等核心产区,土壤硒含量达到0.4mg/kg以上,为开发富硒茶产品提供了天然优势。

匠心传承:千年茶史融合现代工艺

平江产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宋代时已成为贡茶产地。清道光年间,《平江县志》就有"茶产北乡,岁输税银四十两"的记载。传统的"平江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的"萎凋揉捻发酵烘焙"工艺至今仍在传承。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平江茶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全县建成标准化加工厂58家,引进智能化生产线32条,开发出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四大系列60多个品种。其中,"幕阜春""连云金针"等品牌多次获得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

"我们坚持传统工艺的精华,同时引入清洁化、自动化设备。"某茶业公司总经理指着新投入使用的红外线萎凋槽说,"这样既能保证品质稳定,又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该公司建立的全程质量追溯系统,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茶叶从种植到包装的全过程。

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在平江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试验新品种选育。近年来,该所联合湖南农业大学选育出"平云1号""幕阜2号"等适制绿茶、红茶的新品种,推广面积已达2万余亩。

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在种植环节,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使茶园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在加工环节,研发远红外提香、低温慢烘等新工艺,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在副产品利用方面,开发茶多酚提取、茶食品加工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

数字技术也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县里搭建的"平江茶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了气象监测、土壤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帮助茶农科学管理。通过电商直播、社群营销等新渠道,平江茶叶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50%。

三产融合:茶旅结合拓宽增收路

春茶开采时节,幕阜山下的茶园里,采茶姑娘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指翻飞间一片片嫩芽落入茶篓,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这样的场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平江县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3条茶旅精品线路,建设了5个茶文化体验园。游客可以参与采茶制茶、学习茶艺、品尝茶宴,全方位感受茶文化魅力。据统计,2022年全县接待茶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综合收入2亿元。

"以前只卖茶叶,现在'卖风景''卖体验',收入来源多了好几样。"一位茶园主人笑着说。他的茶园开设了民宿、研学基地,还开发了茶叶香包、茶皂等文创产品,年收入比单纯卖茶增加了近20万元。

品牌引领:抱团发展闯市场

曾经,平江茶叶虽然品质优良,但存在品牌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县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注册"平江高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统一质量标准,组织企业抱团参展。

品牌战略成效显著。目前"平江高山茶"品牌价值评估达16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并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全县通过SC认证的茶企达42家,发展省级龙头企业5家,带动6万农户增收。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品牌授权使用制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只有符合标准的茶叶才能使用这个品牌,保证了品质和信誉。"县里还定期组织打假维权行动,维护品牌形象。

富民强县:绿叶变"金叶"的乡村振兴路

在虹桥镇仁义村,脱贫户李大山算起了收入账:"我家8亩茶园,鲜叶卖给合作社,一年有6万多元;我在加工厂打工,又赚4万多。"像他这样依靠茶产业稳定增收的农户,在平江有3万多户。

茶产业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平江的乡村面貌。近五年,全县新建和改造茶园道路280公里,建设水利设施150处,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茶叶主产区的村集体年收入普遍超过20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动力。

"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第一大产业。"平江县县长介绍,202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万吨,综合产值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产业兴旺带动人才回流,近三年有1600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站在新起点上,平江茶产业正谋划更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将发展到10万亩,培育2个全国知名品牌,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重点推进有机茶园认证、精深加工提升、茶文化挖掘等工作,让这片绿叶释放更大能量。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平江县委书记表示,将坚持生态优先、品质至上、融合发展,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让平江高山茶香飘得更远。

从深山茶园到广阔市场,从传统农耕到现代产业,平江高山茶的故事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片神奇的小绿叶,正以其独特的芬芳,讲述着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15 15:10 , Processed in 0.1505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