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街道大元路文明商家联盟的成立,是厦门老城区商业街区有机更新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以下从多维度分析这一举措的价值与启示:
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协同效应
百年老街的活化利用:大元路作为厦门老牌商业街,联盟成立通过统一标识、联合营销等方式,将分散商户整合为文化共同体。如引入"老字号+新业态"模式,既保留传统风味(如阿吉仔饼铺),又融入文创体验空间。
商户自治机制创新:联盟实行"轮值会长制",由商户自主制定文明经营公约,市场监管部门仅作为观察员参与。这种共治模式使近三年投诉率下降62%,印证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商业数据表现:联盟成立后,街区客流量同比增长35%,夜间经济延长营业时间至22点后,商户平均营收增长18%。特别茶饮、非遗手作等新业态占比达40%。
社区功能重构:通过设置"爱心商户"服务点(提供休憩、饮水等便民服务),将商业空间转化为社区公共服务延伸节点,获评"厦门市最美街巷"称号。
可持续运营的关键要素
数字化赋能:开发"元路文明星"小程序,集成电子导览、消费评价、信用公示等功能,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户的"文明指数"(基于卫生、诚信等6维指标)。
政策精准支持:思明区商务局配套提供2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统一视觉系统改造和智慧设施安装,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
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该案例呈现"商户联盟0"特征:从初期环境整治(0)到业态升级(0),再到现在的文化IP塑造阶段。北京杨梅竹斜街、广州永庆坊等改造均可参照此路径,重点在于发掘在地性文化元素(如大元路突出骑楼建筑特色)与建立商户利益共享机制。
未来建议:可探索成立街区共同基金,从营业额中提取1%用于公共空间维护;引入专业商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整体输出,进一步释放老街区作为"城市会客厅"的潜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