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韶关“睦邻制”:3.3万群众的“铁脚板”蹚出乡村善治新路子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3 16: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韶关市推行的“睦邻制”通过发动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以3万余名“睦邻员”的常态化服务为抓手,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善治的新路径。这一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治理重心下沉到邻里单元,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其经验可为乡村振兴中的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以下是关键点分析:

机制创新:构建“微治理”体系
邻里网格化  
   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睦邻区”,每个片区配备12名由村民推选的睦邻员,形成“镇村组邻”四级治理网络,实现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角色精准定位  
   睦邻员承担“五大员”职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代办员、安全巡查员、文明监督员,2022年累计代办事项超12万件,调解成功率96%。

动态管理机制  
   实行“月度积分+年度评议”考核,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台账,韶关市曲江区2023年动态调整不称职睦邻员137人,保持队伍活力。

治理效能:破解乡村治理痛点
矛盾化解前移  
   通过“板凳议事会”“田间调解”等形式,2023年全市睦邻员排查隐患4万起,纠纷同比下降43%,仁化县实现“零上访村”占比达89%。

服务效能提升  
   建立“群众点单睦邻接单支部派单多方办单群众评单”闭环,乳源县桂头镇民生事项办理周期从7天缩短至4天。

应急响应加速  
   在2022年抗洪救灾中,浈江区睦邻员3小时内转移群众6000余人,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3倍。

可持续性保障
数字赋能  
   开发“善美睦邻”APP,实现事件上报、进度查询、积分管理线上化,武江区西河镇试点中,90%事项实现“掌上办”。

资源整合  
   统筹民政、妇联等7部门资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2023年发放积分兑换物资价值超230万元。

文化浸润  
   开展“星级睦邻家庭”评选,将治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始兴县罗坝镇婚丧简办率上升至95%。

推广价值与挑战
该模式凸显了“熟人社会”治理优势,但需注意:  
避免行政化倾向,保持群众自治本色  
欠发达地区需解决经费可持续问题  
需与“百千万工程”等战略深度耦合  

韶关经验表明,乡村治理现代化既要传承“枫桥经验”精髓,又需创新组织形态。下一步可探索“睦邻制”与数字乡村的融合,推动治理体系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6 02:46 , Processed in 0.0710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