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部门(通常指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动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旨在通过城市试点模式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下是关键信息解读:
试点背景
政策目标:落实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成本高、经验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
部门协同:由工信部牵头制定标准并监督实施,财政部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形成政策与资金合力。
试点内容
城市选择:2023年首批选择34个城市(可能覆盖东中西部,兼顾产业多样性),每个城市聚焦1-2个重点行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等)。
支持对象:重点针对制造业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产业链配套企业。
支持方式:
资金补贴: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地方财政配套支持。
服务商联动:鼓励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如云服务、工业APP等)。
平台赋能: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等资源,推广共性技术应用。
试点意义
企业层面:降低转型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行业层面:形成可复制的转型路径,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政策层面:探索“城市+行业”的普惠性支持模式,为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企业如何参与?
- 关注地方工信部门发布的申报指南,通常需满足:
- 属于试点行业的中小企业;
- 有明确数字化转型需求;
- 承诺匹配部分自筹资金。
- 联合服务商共同申报项目,提交转型方案。
延伸阅读
- 类似政策:德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计划”、欧盟“数字欧洲计划”等均通过补贴和咨询支持中小企业转型。
- 技术趋势:轻量化SaaS工具、AI质检、供应链数字化等成为中小企业转型的热点领域。
如需了解具体试点城市名单或申报细节,可查询工信部官网或当地经信局通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