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浙江省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蓝皮书》正式发布,该报告由浙江省教育厅联合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省级图书馆等机构共同编撰,全面调研了全省11个地市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以下是核心内容摘要:
整体阅读数据亮点
阅读普及率提升
全省中小学生年均课外阅读量达7本,较2020年增长42%,其中小学生年均23本,初中生6本,高中生1本。
数字化阅读成主流
6%的学生通过电子设备阅读,较纸质书(2%)高出22个百分点,音频书、互动绘本等新型阅读形式占比达34%。
关键趋势分析
分级阅读成效显著
推行"1-9年级分级阅读指南"后,82%的教师反馈学生选书匹配度显著提高,尤其农村地区阅读完成率提升27%。
家庭阅读氛围不足
仅39%的家庭设有固定亲子共读时间,家长年均陪伴阅读时长不足15小时,低收入家庭购书支出占比下降至1%。
图书馆利用率分化
城市学校图书馆年均借阅量超50册/人,但乡村学校仅19册,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依然存在。
挑战与建议
注意力碎片化
超60%学生单次阅读时长不足30分钟,短视频平台日均使用时间(8小时)是阅读时间的6倍。
质量评价体系待完善
当前37%的学校仍以"读书笔记数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专家建议引入"深度理解评估"机制。
专项行动计划
浙江省宣布将启动"阅动未来2025"工程,重点建设200所"智慧阅读示范校",推广AR沉浸式阅读课程,并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乡村阅读资源建设。
该蓝皮书首次纳入"阅读素养与创新能力"相关性研究,发现每周阅读超5小时的学生,在PISA创造性思维测试中平均分高出5分。数据表明,阅读习惯正从"任务驱动"向"兴趣导向"转变,但系统性引导仍需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