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主汛期(6-8月)四川省气候趋势呈现“旱重于涝”的特点,部分地区可能发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夏伏旱。以下是关键信息及应对建议:
气候趋势预测
降水分布不均
- 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尤其是川东、川南部分区域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 盆地中部、南部及攀西地区干旱风险较高,局部可能出现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
气温偏高
- 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1~2℃,高温日数增多,可能加剧土壤失墒。
局地强降水仍存在
- 虽然整体偏旱,但川西高原、盆地西北部等地仍需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等灾害。
夏伏旱影响评估
农业风险: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可能面临灌溉用水紧张,经济作物(如柑橘、茶叶)易受高温灼伤。
水资源压力:中小河流径流量减少,部分丘陵地区人畜饮水或临时性困难。
电力供需:水电发电量可能受来水偏少影响,需协调能源调度。
应对建议
农业抗旱
- 调整种植结构,优先选用耐旱品种;推广滴灌、覆盖保墒技术。
- 利用水库、塘堰蓄水,合理分配农业用水,避免浪费。
水资源管理
- 提前检修抗旱井、提灌设施,缺水地区制定应急供水方案。
- 加强中小型水库科学调度,兼顾抗旱与防洪需求。
灾害防范
- 警惕旱涝急转,特别是川西地区需防范突发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 高温期间避免户外作业,防范森林火险。
公众提示
- 节约用水,错峰用水;户外活动注意防暑降温。
- 关注气象预警,及时获取抗旱、应急供水等信息。
延伸阅读
-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印发《2024年抗旱减灾工作方案》,重点加强墒情监测和人工增雨作业准备。
- 历史相似年份参考:2011年川东伏旱导致农作物受灾超千万亩,需引以为鉴。
建议相关部门和公众提前规划,科学应对,以减轻潜在旱情影响。如需具体区域预测或措施细节,可咨询当地气象、农业部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