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外贸面临的复杂形势,中国政府近期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稳定外贸基本盘、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主要政策方向及解读:
重点政策措施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针对性降低中小微企业投保成本。
- 优化外汇避险服务,鼓励银行机构提供更灵活的汇率避险产品。
- 延续跨境电商出口退运税收优惠,试点范围或进一步扩大。
拓展国际市场
- 组织"千团出海"计划,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如广交会、进博会等)。
- 加快RCEP等自贸协定利用率,建立区域性国际采购中心。
- 推动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联动发展,建设海外仓网络。
培育新动能
- 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优化海外仓退税流程。
- 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试点"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
- 扩大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绿色贸易出口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
- 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
- 扩大AEO高级认证企业便利化措施适用范围。
- 建立外贸企业"白名单"制度,保障关键零部件进口畅通。
政策亮点
精准性:针对中小微企业设置专项融资额度,提高政策可及性。
前瞻性:布局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赛道,配套标准体系建设。
协同性:加强商务部、海关、税务等部门数据共享,推行"一企一策"服务。
企业应对建议
及时关注各地"稳外贸"政策包申报窗口(通常每季度更新)
用好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区域供应链布局
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降低物流成本
参与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申报"中国制造"品牌认证
当前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后续将根据外贸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建议企业定期登录商务部"外贸形势问卷调查系统"反馈诉求,以便政策精准适配。外贸企业可重点关注2024年三季度将推出的"外贸品牌建设专项行动",预计涉及品牌认证、境外宣传等配套支持。
(注:具体政策以国务院及各部委正式文件为准,建议通过"国务院客户端"或各地商务部门官网获取最新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