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多个“第一次”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5 0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近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备受关注,其创下的多个“第一次”标志着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以下是关键内容梳理: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第一次”突破
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综合性法律  
   此前民营经济权益保护散见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而此次立法首次以专项法律形式系统性保障民营经济地位,明确“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其与国有经济平等的法律地位。

首次以立法形式固化“两个毫不动摇”  
   法律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条文,从政策层面升级为法律约束,强化制度稳定性。

明确“竞争中性”原则,破除隐性壁垒  
   法律首次要求政府在资质许可、招投标、融资等领域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明确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

创新产权保护制度  
   针对民营企业历史纠纷(如“原罪”问题),法律可能设立追溯时效限制,并严格规范查封、扣押等执法行为,避免“办一个案子垮一家企业”。

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  
   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权益救济到政府履约,法律覆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痛点,如规定“政府违约需依法赔偿”等硬性条款。



立法背景与紧迫性
经济贡献与挑战并存:民营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80%以上就业,但近年受内需不足、融资难等问题困扰,投资增速放缓。
稳定预期需求:通过立法消除“国进民退”等疑虑,回应企业家对政策连续性的关切。



国际对比与中国特色
- 不同于欧美以反垄断为主的私营经济调控,中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强调“扶持与规范并重”,在反不正当竞争的同时,配套财税、金融等正向激励措施。



落地关键点
细则配套:需同步出台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例如界定“不当干预”的具体情形。
司法保障:建立民营企业诉讼绿色通道,探索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
动态调整:法律或设定期评估条款,根据实施效果修订完善。



展望
该法有望与《中小企业促进法》《反垄断法》等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民营经济从“政策红利”转向“制度红利”。下一步需关注地方政府执行力及民营企业实际获得感,真正实现“法不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大胆为”。

这一立法进程体现了国家将市场与法治结合的改革思路,其成效或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与高质量发展成色。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5 13:26 , Processed in 0.1553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