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前4个月,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贸易额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两国经贸合作的强劲活力。以下为关键信息点分析:
贸易规模与增长
总额:中智双边贸易额超过1600亿元(约合225亿美元,按当前汇率估算),同比增速显著(需补充具体百分比)。
中国出口:主要涵盖机电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
中国进口:以铜矿砂、锂资源、水果(如车厘子、葡萄酒)为主,智利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和农产品供应国。
驱动因素
自贸协定红利:中智自贸协定自2006年生效并多次升级,目前双方97%的产品实现零关税,推动贸易便利化。
资源互补性:中国制造业需求与智利矿产、农产品优势高度契合,尤其在新能源领域(如锂资源)合作深化。
供应链韧性:全球供应链调整背景下,中智贸易的稳定性成为亮点。
历史对比与全球地位
- 智利长期稳居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巴西),2023年全年贸易额约5000亿元,2024年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 中国连续多年是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智利外贸总额约三分之一。
未来展望
新增长点:绿色经济(如锂电产业链)、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潜力大。
挑战:需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物流成本及地缘政治潜在影响。
政策支持
- 双方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与智利发展战略对接,优化跨境支付、检验检疫等流程,进一步释放贸易潜力。
总结:中智贸易创新高不仅体现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为中国与拉美地区合作树立了典范。随着RCEP等机制协同效应显现,双边贸易有望持续扩容提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