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摘下“躺平”标签,为青年搭建成长的“梯子”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5 06: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摘下"躺平"标签:为青年搭建成长的"梯子"

在这个被标签充斥的时代,"躺平"二字如同一个沉重的印章,被随意盖在当代青年的身上。舆论场中充斥着对年轻人"不求上进""逃避现实"的指责,却鲜少有人弯下腰来,看看那些被贴上标签的青年脚下是否踩着坚实的土地,头顶是否有可供攀登的阶梯。当我们急于批判一种现象时,或许更应先理解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躺平"表象下涌动的是青年一代的集体焦虑。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学历贬值,让曾经"知识改变命运"的承诺显得苍白;房价与收入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使组建家庭这一基本人生规划成为奢侈;职场"996"文化盛行,却不见相应的价值回报。这些并非青年人主观臆想的困境,而是客观存在的系统性难题。当向上的通道逐渐收窄,当努力与回报的关联性被现实削弱,"躺平"不过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是对不合理生存压力的非暴力不合作。

历史上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抗争语言。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嬉皮士"运动以远离主流价值的方式表达对越战和物质主义的抗议;日本"低欲望社会"现象是对经济泡沫破灭后阶层固化的回应。今天的"躺平"同样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它揭示的是发展模式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阵痛。指责个体懒惰容易,但唯有正视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分配机制、价值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才能理解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年轻人选择主动退出这场他们认为规则不公平的竞赛。

为青年搭建成长的"梯子",需要多方共同浇筑钢筋混凝土般的基础支撑。教育体系应当从单一分数评价转向多元能力认可,让不同天赋的青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上升路径;企业需要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让年轻人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政策层面则可通过保障性住房、创业扶持等措施,减轻青年人的生活负担。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都能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实现价值的可能。

青年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满足于给年轻人贴标签,而应反思为何本应最具朝气的群体会选择"躺平"。摘下偏见的有色眼镜,我们看到的是无数青年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创造力与韧性——他们通过网络学习新技能,通过副业探索可能性,通过社群互助寻找出路。这些自发努力需要被看见、被支持。搭建成长"梯子"的本质,是重建社会契约,让青年相信个人奋斗与美好生活之间仍存在牢固的因果关系。

时代的问卷早已展开,我们的回答不应是简单批判,而是共同构建一个让青年无需"躺平"也能尊严生活的社会生态。当每一代人都能拥有符合时代特点的向上通道,社会流动的活水才不会枯竭,发展的引擎才能持续运转。摘下标签,铺设阶梯,这才是对待青年应有的态度。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5 23:01 , Processed in 0.0761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