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举行,这一安排体现了国家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博物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旅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相关背景和亮点信息:
活动背景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定于每年5月18日,2025年主题尚未公布(通常在前一年底发布)。中国主会场活动是国内文博界的年度盛事,包含展览、论坛、公众互动等环节。
选址意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2023年底开放)是首都博物馆东馆,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聚焦大运河历史文化,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北呼应,共同推动运河文化传播。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点
主题定位:以“运河之舟”为设计理念,展陈涵盖运河历史、生态、非遗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特色活动:主会场期间可能推出特展(如运河文物精品展)、学术研讨会、社教活动(如非遗手作、文创发布)等。
交通与联动:位于城市副中心文化区,可联动环球影城、张家湾设计小镇等资源,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
延伸信息
往届参考:2024年中国主会场在西安,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2023年在福建博物院,聚焦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契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及北京“十四五”文旅规划,推动“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如具体日程、预约方式),建议关注国家文物局官网或首都博物馆官方渠道的后续发布。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全国各地博物馆通常免费开放或推出特别活动,值得计划参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