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盖钧镒:一生奋“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5 07: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盖钧镒是中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奋‘豆’不息”。以下是关于他生平和贡献的梳理:



人物简介
盖钧镒(1936年—),江苏无锡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当选),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我国大豆遗传育种领域的权威科学家。
- 他长期致力于大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和产量生理研究,被誉为中国大豆科学的“领军人”。



科研生涯与主要贡献
种质资源研究  
   - 主持收集、整理和保护5万余份大豆种质资源,建立中国大豆基因库,为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 发现野生大豆与栽培品种杂交的关键规律,拓宽育种遗传基础。

育种技术创新  
   - 培育多个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如“南农99-6”“南农菜豆5号”等,推动大豆单产提升。
   - 提出“理想株型育种”理论,优化大豆植株结构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国际合作与产业推动  
   - 推动中国与国际大豆研究机构(如国际大豆研究网络)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 多次建言国家大豆产业政策,呼吁保障粮食安全。

教育与著作  
   - 培养百余名硕士、博士,主编《大豆育种与应用》等专著,构建中国大豆科学理论体系。



荣誉与精神
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等。
精神:  
  “一粒豆子关乎国家大事”:他将大豆研究与国家粮食安全紧密结合,80多岁仍活跃在田间和实验室。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坚持科研服务于农业实践,成果惠及千万农户。



中国大豆产业的挑战与他的呼吁
盖钧镒曾指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度高(80%以上),必须通过自主育种+政策扶持突破困局。他提出:
加强野生大豆资源利用,培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民积极性;
建立大豆主产区保护机制,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结语
盖钧镒的“一生奋‘豆’”,是科学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的缩影。他曾说:“中国的大豆研究不能停,因为我们自己的人民需要吃豆子,土地也需要豆子来养护。”这位“豆痴”院士的故事,仍在激励着新一代农业科研人。

如需更详细内容,可参考他的学术著作或南京农业大学相关传记资料。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5 22:15 , Processed in 0.1397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