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通过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升级,以下是其具体做法与成效的梳理:
活化非遗资源
动态传承
- 建立22个非遗传习所,组织剪纸、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培训,年培训超5000人次,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入。
- 开发非遗研学课程,如剪纸DIY体验、打树花表演工作坊,年均接待研学团体2万人次。
文创开发
- 推出剪纸元素文创产品300余款,包括冬奥主题作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 与故宫文创团队合作,设计蔚县民俗IP形象,应用于文具、服饰等衍生品。
古建保护与利用
科技赋能修复
- 采用3D扫描技术对玉皇阁等古建进行数字化建档,完成8处国保建筑的沉浸式VR场景开发。
- 实施"古堡再生计划",修复暖泉古镇明清院落47处,改造为特色民宿集群,入住率达75%。
场景再造
- 在蔚州署原址打造实景剧本游《蔚州谜案》,融合衙门文化、商帮历史,年参与游客8万人次。
- 开发古城夜游项目,运用全息投影再现明代市井生活,带动夜间消费增长40%。
文旅融合创新
节庆经济
- 升级"中国蔚县民俗文化节",设置非遗展演、民俗美食等12个板块,2023年吸引游客63万人次,综合收入8亿元。
- 举办"古堡国际摄影周",吸引32国摄影师参与,衍生出摄影主题民宿、画廊等业态。
产业联动
- 发展"剪纸+农业",设计特色农产品包装,助力蔚州小米等产品溢价30%。
- 建设剪纸艺术酒店,从装饰到用品全面融入非遗元素,获评河北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成效与启示
- 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45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28%。
- 形成"非遗传承—创意开发—市场反哺"的良性循环,带动2万人就业,占全县就业人口21%。
- 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合作模式,社会资本投入占比达65%。
蔚县实践表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需注重:
① 体验式消费设计,增强参与感;
② 科技手段降低理解门槛;
③ 产业链延伸提升综合效益。这种模式为县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