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对2025年5月15日降准的进一步分析: 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资金成本降低:降准使央行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的结构得到优化,银行负债成本降低,负债稳定性增强,有助于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信贷投放能力提升:银行可运用释放的资金增加信贷投放,特别是对出口、农业等相关领域企业以及国家重大建设、普惠金融、中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能提高信贷投放速度,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融资压力缓解,融资成本降低,刺激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有利于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影响: 住房贷款方面:房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购房者财务压力减轻,如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居民贷款购房能节省利息支出,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 汽车消费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降至0,融资成本降低,会推出更优惠贷款方案,刺激汽车消费,居民购车成本降低,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与以往降准的不同之处此次在全面降准的同时,还下调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两类机构不属于存款类金融机构,不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其货币创造机制与银行不同。下调其存款准备金率是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为汽车、设备等“两新”“两重”领域的消费和投资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市场反应股市:约1500亿 - 2000亿元资金通过基金、两融等渠道进入股市,新能源车板块单周涨幅超8%,工业母机、券商板块跟涨,融资余额单日增加120亿元,创年内新高,资金偏好转向科技、高端制造等进攻领域。债市:国债10年期收益率跌破2.6%,货币基金收益率进入“1.8%时代”,企业债发行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某地产公司成功发行5亿元3年期债券,票面利率3.2%。不过,债市短期利好出尽,需警惕经济回暖引发的回调风险。汇市:离岸人民币汇率升破6.98,创8个月新高。关税压力缓解叠加降准提振市场信心,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未来货币政策展望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仍有进一步降准空间。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年内继续降息降准,全年降准幅度达1个百分点,且央行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替代降准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招联金融董希淼称当前存款准备金率有2个百分点左右下调空间,三季度及四季度可能再次降准,5%的隐性下限或将突破,LPR有望进一步降低,推动社会融资成本整体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