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一马当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技术创新驱动:集成电路、光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持续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例如,智能手机的快速迭代、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升,背后都是技术突破在支撑。同时,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电子信息产品中深度融合应用,催生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无人驾驶等新业态,不断拓展行业发展边界,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市场需求庞大:14亿多人口构成的庞大消费基础,使得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生活的追求。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链,以及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多样化应用场景,共同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在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深入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与数字化进程加速,各行业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并反哺技术升级。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电子信息制造业正是其中之一。“两新”政策为行业再添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真金白银”补贴直接激活消费端需求;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聚焦产业升级,以投资补助、成效奖励等方式引导电子信息制造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规模优势,还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构建长期竞争力。产业基础雄厚: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局面,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产品销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提出并制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国际标准超120项,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中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达35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贡献了近一半收入。2025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9.2%。规模优势与技术创新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先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