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金融数据传递出以下关键信息:1. 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较上月和上年同期有所提升,表明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相对较低,不过5月增速较上月有所反弹,反映出“活钱”增多,体现近期金融支持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有回暖提升的迹象。2. 贷款情况: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7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47亿元,表明居民消费贷款需求减弱,但购房需求依然存在,中长期贷款增长主要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16万亿元,显示企业投资信心增强,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3. 存款情况: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7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3万亿元,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依然较强,消费倾向较为谨慎;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3亿元,说明企业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和生产经营;财政性存款增加2.07万亿元,体现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支持经济发展。4. 社会融资规模: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保持较高水平。社融规模增长较快主要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政府债券发行加快,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债券融资情况有明显变化,二季度以来企业发债成本总体呈低位下行态势,企业加大债券融资力度,有助于降低整体融资成本。5. 市场利率: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6%,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6. 债券对贷款的替代效应:债券对贷款的替代作用较为明显。一方面,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还原相关影响后贷款增速仍在8%左右;另一方面,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贷款,如部分政府债券投向与银行贷款投向存在重合,企业发债渠道更加畅通,在融资渠道日益丰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比贷款更能全面衡量金融支持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