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重庆出台“体质强健十条” 打造“出汗的体育课”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7 13: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重庆市教委印发《重庆市促进学生体质强健十条措施》,通过保障体育锻炼时间、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等系统性措施,构建课内外衔接、校家社协同的全链条健康促进机制,以助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下是具体内容:1. 保障锻炼时间: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加上两个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一、二年级本科生体育必修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鼓励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课。高校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锻炼,保证日均体育活动1小时。2.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大学个性化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小班化、走班制、大单元、长短课教学模式,数字赋能重组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针对“小眼镜”“小胖墩”问题,要求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不低于50%。同时,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打造体育与健康卓越课堂、卓越教研新样态。3. 完善竞赛体系:构建“校级—区域性—市级”体育竞赛体系,促进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广泛组织班级联赛、校际联赛,举办春秋季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亲子运动会等体育比赛,力求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4. 培养足球人才:探索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区县拿出优质初高中资源先行试点建设足球特色班,试点构建小学、初中、高中“631”升学模式(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完善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打通足球苗子小升初、初升高成长通道。5. 加强体质管理:开展日常化、智能化运动监测,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及时开展体质健康预警。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动态管理,聚焦学生体能等问题靶向施策,适时开具针对性、个性化运动健康处方。推动高校一校一案实施大学生体质提升专项行动,鼓励区县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智管”一件事试点。6. 强化师资队伍:鼓励学校通过聘用兼职教师、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充实队伍,丰富运动项目。优化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强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素养应用。每年举办全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论文(案例)等“万名教师大练兵”赛事。配齐体育学科教研员,引领专业成长。7. 拓展场地设施:严格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标准,健全场地器材配置评估机制。因地因校采取“上天入地”“立体扩容”措施挖掘潜力,拓展运动空间。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体育场馆。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社会开放机制,优先保障校内及周边学生锻炼需求。8. 打造家校共育矩阵: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学生及家长“大手拉小手”形成共同的体育爱好,开展家庭亲子体育锻炼。强化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协作,引导中小学生走上操场、沉浸自然,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保证8-10小时睡眠时间,养成膳食营养均衡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9. 推进中考体育改革:实行“必考+选考”模式,全面评价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健康素养。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体育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主要指标。每年开展抽查复核和体质健康达标比赛,结果全市公布,通报连续三年下降的区县和高校。10. 强化督导评价:建立覆盖区县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分管校长、体育部主任(体育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生本人的体质健康责任清单。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统筹落实学校体育教育经费,保障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师资培训等工作需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4 05:14 , Processed in 0.0639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