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胃”确实是很多人在春节期间会面临的困扰,以下是一些容易因为过年期间饮食不当而吃出的病:
一、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不良
原因
过年时食物种类丰富,往往大鱼大肉、油炸食品较多。这些食物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不易消化。例如油炸的丸子、扣肉等,大量食用后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消化不良。
吃饭时间不规律也是一个因素。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频繁,可能会错过正常的用餐时间,或者在两餐之间频繁加餐,打乱了胃肠正常的消化节律。
症状
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嗳气、恶心、呕吐等,有时还会伴有食欲不振。
2. 急性胃肠炎
原因
食物储存和加工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年期间准备的食物较多,一些剩饭剩菜如果保存不当,容易被细菌污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后,细菌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
另外,暴饮暴食,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也可能引发。比如吃了大量未清洗干净的水果、凉拌菜或者过量饮用冷饮等,会使胃肠道黏膜受到寒冷刺激,降低胃肠道的抵抗力,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
症状
主要有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腹泻次数可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多为水样便或稀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
3. 胃食管反流病
原因
过年期间常常会吃很多油腻食物,如油炸糕、油焖大虾等,这些食物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同时,饮酒过量也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
另外,饭后立即平卧或弯腰等不当姿势也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例如很多人在饱餐一顿后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躺着休息,容易促使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症状
烧心、反酸是最典型的症状,烧心感通常在胸骨后,可向上延伸至咽喉部,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胸痛多为胸骨后疼痛,有时容易与心绞痛混淆。
4. 急性胰腺炎
原因
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过年时像猪蹄、红烧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会促使胰液、胆汁等消化液大量分泌。如果胰管等排泄通道不通畅,例如存在胆石症等基础疾病,就容易导致胰液等消化液在胰腺内被激活,从而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导致急性胰腺炎。
大量饮酒也是一个危险因素,酒精可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还会使胰管内压力升高,同时影响胰腺的微循环,进一步加重胰腺的损伤。
症状
主要表现为急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剧痛,可向左肩部或腰背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二、代谢性疾病
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原因
过年的餐桌上海鲜类食物和动物内脏较多,如虾、蟹、猪肝等,这些食物富含嘌呤。过量食用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同时,饮酒(尤其是啤酒)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症状
高尿酸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尿酸升高可发展为痛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部位(如大脚趾、踝关节、膝关节等)会出现红肿、热痛,疼痛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2. 高脂血症和肥胖
原因
过年期间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像各种糕点、坚果(如花生、瓜子等),而且运动量相对减少。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身体的消耗,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
长期的高脂肪、高糖饮食还会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升高,引发高脂血症。
症状
高脂血症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的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肥胖则表现为体重增加,身体脂肪比例升高,可能还会出现行动迟缓、气喘等症状。
为了避免“过年胃”,在春节期间也要注意合理饮食,如适量摄入各种食物,保持饮食均衡,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卫生等,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