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在向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3年,北京法院通过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20.19万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提升至38.1%。
小额诉讼程序是一种简化的诉讼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该程序具有审理周期短、诉讼成本低、程序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
北京法院近年来积极推进小额诉讼程序适用,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优化程序衔接、完善配套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和审判质效。2023年,北京法院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38.1%,较上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小额诉讼程序的广泛适用,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了司法效率,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以下是一些关于北京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例:
*案例一: 王某与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院,案件标的额为5000元。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最终,法院在立案后15日内审结该案,判决李某偿还王某借款5000元。
*案例二: 张某与某公司因劳动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案件标的额为8000元。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最终,法院在立案后20日内审结该案,判决某公司支付张某工资8000元。
这些案例表明,小额诉讼程序在解决简单民事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未来,北京法院将继续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