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IPO企业研发人员认定标准细化 上交所明确四方面要求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明确的IPO企业研发人员认定标准细化的四方面要求如下:

一、研发活动及研发人员的定义与内涵
1. 研发活动的界定
   企业的研发活动应是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这一界定强调了研发活动的创新性、系统性和目标导向性。
   例如,制药企业为开发新的药品进行的从药物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到临床试验的一系列活动;科技企业为开发新的软件算法、提升芯片性能等进行的研发工作都属于此类。
2. 研发人员的基本概念
   研发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以及为研发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等。
   比如,在一个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中,直接参与新产品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是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负责管理研发项目进度、协调研发资源的项目经理,以及为研发实验提供样品制备、测试设备维护等辅助工作的人员,都应被认定为研发人员的范畴。

二、研发人员认定的依据与证据
1. 工作内容相关性
   企业应根据员工实际承担的工作内容来认定研发人员。主要依据包括员工的岗位职责描述、项目任务分配、实际参与的研发项目记录等。
   例如,某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明确写明负责新产品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且该员工实际参与了多个新产品结构设计相关的研发项目,项目文档中有其工作成果的记录,如设计图纸、结构优化方案等,那么该员工可认定为研发人员。
2. 时间投入比例
   对于参与多项工作(包括研发和非研发工作)的人员,应合理确定其在研发活动中的时间投入比例。可以通过工时记录系统、项目时间分配表等方式来统计。
   例如,一位员工在一个月内既参与了新产品研发工作,又参与了生产车间的设备维护工作。如果该员工的工时记录显示其在研发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占总工作时间的60%以上,且研发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那么该员工可以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被认定为研发人员。
3. 薪酬与研发工作的关联
   研发人员的薪酬应与研发工作具有合理的关联。企业应能够提供薪酬核算依据,表明薪酬的发放与员工在研发项目中的贡献、角色相匹配。
   例如,对于在关键研发项目中承担核心技术研发任务的高级工程师,其薪酬水平应高于普通研发辅助人员,并且企业应能说明这种薪酬差异是基于其在研发工作中的技术难度、创新贡献等因素确定的。

三、特殊情形下的研发人员认定
1. 兼职研发人员
   对于兼职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企业应根据其在研发工作中的实际贡献和投入时间进行认定。需要明确区分其在不同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分别统计相关的工作成果和时间投入。
   例如,高校教师可能在企业兼职参与研发项目。企业应记录该教师在企业研发项目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参与的项目阶段、投入的时间以及取得的研发成果等信息,根据这些情况综合认定其是否为研发人员以及其在研发人员中的角色定位。
2. 外部合作研发中的人员认定
   在外部合作研发的情况下,企业应根据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在研发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哪些人员属于本企业的研发人员范畴。
   例如,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对于企业派遣到合作项目中负责协调沟通、技术对接并参与部分研发工作的员工,应认定为企业的研发人员;同时,对于科研机构中按照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特定研发服务、且其工作受企业监督和管理的人员,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视为企业的研发人员的一部分,但需要明确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属、工作成果共享等条款。

四、研发人员认定的信息披露要求
1. 披露原则
   企业应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在招股说明书等申报文件中披露研发人员的认定标准、认定过程、人员数量及占比等信息。
   这意味着企业不能隐瞒或歪曲研发人员的相关情况,要向投资者全面展示企业研发人力投入的实际状况。
2. 具体披露内容
   具体披露内容包括研发人员的学历结构、工作经验分布、专业背景等信息,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研发团队的构成和素质。
   例如,企业应披露研发人员中博士、硕士、本科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员比例,具有多少年以上相关行业研发工作经验的人员数量,以及计算机、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分布情况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7 03:57 , Processed in 0.1199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