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集团军某旅在提升教练员队伍组训施教水平方面可能采取了以下多种举措:
一、选拔与人才储备
1. 严格选拔标准
根据军事技能、理论知识、指挥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进行选拔。例如,要求军事技能在全旅处于前列,像在射击、战术等课目上成绩优秀,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武器装备的操作。
具备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了解现代战争特点、作战原则和训练理论等,如掌握联合作战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将其融入到日常训练讲解中。
2. 多渠道人才发掘
从基层士兵中挖掘有潜力的人员。例如,那些在军事比武中表现突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士兵,即使兵龄较短,也会被纳入考察范围。
关注从军校毕业的新排长,他们在院校中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具有较新的军事理念,通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后可选拔为教练员。
二、培训与能力提升
1. 专业技能培训
开展定期的军事技能集训。例如,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和装备,组织教练员进行强化训练,像特种作战技能集训,包括攀登、索降、近战格斗等技能的提升。
进行军事装备操作培训,让教练员深入了解新装备的性能、原理和操作流程,如新型装甲车辆的火控系统操作、通信设备的组网运用等,以便准确传授给士兵。
2. 教学方法培训
组织教学法集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例如,掌握启发式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等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高效。
开展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让教练员学会制作高质量的军事教学课件,运用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三、实践与经验积累
1. 组织实战化演练
在实兵对抗演练中让教练员参与指挥和组训。例如,在旅级对抗演习中,教练员担任模拟蓝军指挥官或关键作战岗位的指挥人员,通过实战化环境锻炼他们的组训和指挥能力。
参与多兵种联合演练,让教练员熟悉不同兵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方式,如在陆空联合演习中,掌握陆军与空军在作战计划制定、火力协同等方面的要点,以便在训练中更好地传授联合作战知识。
2. 交流与经验分享
定期组织教练员经验交流会。例如,每月安排一次交流活动,让优秀的教练员分享组训施教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如如何提高士兵的射击命中率、如何增强部队的战场适应性等。
鼓励教练员到其他先进部队学习交流。例如,选派教练员到军事训练成绩突出的兄弟部队参观学习,借鉴他们在训练管理、组训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四、考核与激励机制
1. 建立科学考核体系
从军事技能、教学效果、创新能力等多维度对教练员进行考核。例如,军事技能考核涵盖体能、技能操作等项目;教学效果通过士兵的训练成绩提升幅度、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来评估;创新能力则看其是否能在组训施教中引入新的理念、方法或训练内容。
实行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对教练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不定期抽检则在日常训练中随机进行,检查教练员的教学状态和实际能力。
2. 完善激励机制
设立物质奖励。对于表现优秀的教练员给予奖金、奖品等奖励,如在年度优秀教练员评选中,对排名靠前的教练员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并颁发荣誉证书。
提供晋升机会激励。在军官晋升、士官选取等方面,对担任教练员且表现突出的人员予以优先考虑,如在同等条件下,优秀教练员在士官晋升更高一级士官时具有优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