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演绎“分化”格局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出现“分化”格局主要有以下多方面原因、表现及影响:

一、原因
1. 经济复苏进度差异
   发达经济体内部
     美国在疫情后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复苏相对较快。其消费市场在财政补贴等因素推动下迅速反弹,房地产市场也保持一定热度。相比之下,欧洲经济复苏面临更多挑战,如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等能源依赖度较高,俄乌冲突后能源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了欧洲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制约了经济复苏的步伐。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如印度和巴西等,疫情防控能力、疫苗接种进度以及经济结构等因素导致其复苏进程不同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往往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相对脆弱的位置,例如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同时,部分新兴经济体还面临国内贫富差距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使得它们的经济复苏较为缓慢且不稳定。
2. 通胀水平与成因不同
   发达经济体
     美国的通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大规模财政刺激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另一方面,供应链瓶颈问题严重。例如,美国汽车产业由于芯片短缺,新车供应不足,二手车价格大幅上涨,从而推动了整体物价上升。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埋下了通胀高企的隐患。
     欧洲的通胀除了受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外,其自身的碳减排政策在短期内也对能源成本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欧洲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传统能源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在新能源供应尚未完全跟上需求的情况下,能源价格上涨传导至其他产业,引发了通货膨胀。
   新兴经济体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可能更多地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巴西、俄罗斯等资源出口型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油价、金属价格上涨时,国内物价也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同时,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汇率波动也会影响进口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国内通胀水平。如果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会进一步推高国内通胀。
3. 就业市场状况不同
   美国
     美国的就业市场在疫情后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虽然失业率在逐步下降,但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波动。一方面,一些行业如休闲和酒店业存在大量的职位空缺,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劳动者由于育儿、担心感染新冠病毒等原因暂时没有返回劳动力市场。这种就业市场的不均衡现象影响了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考量。
   欧洲
     欧洲的就业市场在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面临一定的压力。青年失业率相对较高,在一些南欧国家更为明显。而且,欧洲的就业结构调整相对较慢,在向绿色经济转型等过程中,部分传统行业劳动者的再就业面临困难,这使得欧洲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就业与其他经济目标的关系。

二、表现
1. 利率政策
   美国
     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以抑制高通胀。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到较高水平。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提高借贷成本,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达到降低通胀的目的。
   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的加息进程相对较为谨慎。虽然欧洲也面临通胀压力,但由于经济复苏的脆弱性,欧洲央行在加息决策上瞻前顾后。欧洲央行在开始加息时幅度相对较小,并且在加息过程中密切关注经济增长、就业等其他指标的变化,避免过度加息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则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是因为日本长期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尽管全球通胀上升背景下日本物价有所上涨,但通胀水平仍然相对较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所以日本央行希望通过低利率政策来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2. 量化宽松(QE)与缩表政策
   美国
     在货币政策收紧过程中,美联储不仅加息,还开始实施缩表。缩表意味着美联储减少其资产负债表规模,通过减少对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持有量,回收市场上的货币。这一政策与加息政策相辅相成,进一步收紧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欧洲央行
     欧洲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的调整上也较为谨慎。在经济复苏不确定的情况下,欧洲央行逐步减少资产购买规模,但速度相对较慢。欧洲央行在权衡维持金融市场稳定、支持经济复苏与控制通胀之间的关系时,对于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显得较为保守。
   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量化宽松政策。继续购买国债等资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国债收益率曲线,确保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同时希望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提高通货膨胀预期。

三、影响
1.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汇率方面
     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导致汇率波动加剧。当美联储大幅加息时,美元相对其他货币会升值。例如,欧元兑美元汇率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出现了明显的贬值趋势。新兴经济体货币也面临较大压力,如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货币贬值风险增加。货币贬值会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外债负担,因为以外币计价的债务在本币贬值时会加重债务偿还成本。
   债券市场
     美国加息和缩表使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吸引全球资金回流美国。这导致其他国家债券市场资金外流,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例如,欧洲债券市场在美元吸引力增强时,面临资金流出的压力,欧洲各国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可能会相应提高,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和发展。
   股票市场
     货币政策分化对股票市场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美国加息周期中,高估值的科技股等股票价格面临调整压力。而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由于资金外流和国内货币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出现波动。不过,一些新兴经济体如果能够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和政策灵活性,在全球资金流动变化中吸引到合适的投资,其股票市场也可能获得发展机遇。
2.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风险,这可能导致其国内金融市场不稳定。例如,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股市和债市在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时,会遭遇抛售潮。同时,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可能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因为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了。此外,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难以像发达经济体那样对全球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机遇
     如果新兴经济体能够加强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的韧性和竞争力,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格局下也可以吸引到寻求多元化投资的国际资本。例如,一些新兴经济体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如果能够出台合适的政策吸引投资,就可以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同时,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合作加强也有助于共同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冲击,如亚洲地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合作不断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部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1 15:55 , Processed in 0.0692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