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放大旅游业聚人气促增长作用的一些途径:
一、提升旅游产品供给
1. 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开发多元化的自然景观旅游:除了传统的名山大川游览,深入挖掘小众自然景点的潜力。例如,开发徒步探险线路,像云南的雨崩村徒步路线,让游客穿梭于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和冰川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以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基础。比如西安,除了兵马俑、古城墙等著名景点,还可以打造唐代文化体验之旅,让游客穿上唐装,参与传统的唐式礼仪活动,学习制作唐代美食如胡饼等。
推动主题旅游发展:根据不同兴趣爱好设计主题旅游。例如针对摄影爱好者推出“光影之旅”,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具有独特光影效果的景点,如元阳梯田在日出日落时的壮丽景色,为摄影者提供专门的拍摄指导和交流平台。
2. 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提升旅游设施品质: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的修缮、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等。例如在山区景区建设安全、舒适的缆车系统,提高游客的交通便利性和游览体验。
优化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如酒店服务人员要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导游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和讲解能力,能够生动有趣地讲述景点背后的故事。
二、加强旅游营销推广
1. 整合营销渠道
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线上,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手机应用等平台进行推广。例如创建精美的旅游目的地官方网站和手机APP,展示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在线预订、虚拟游览等功能;在线下,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会,举办旅游推介会,与旅行社、旅游代理商等建立合作关系。
跨行业合作营销:与其他行业联合推广,如与电影产业合作。一些电影的拍摄地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如《非诚勿扰》中的西溪湿地,通过电影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部门可以主动与电影制作方合作,在影片中植入当地旅游元素,同时借助电影的宣传期推出相关旅游套餐。
2. 精准营销
针对不同客源地和目标群体:对于国内一线城市的年轻白领群体,可以推广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强调品质和个性化服务;对于老年群体,则注重宣传养生养老旅游项目,如温泉疗养、慢节奏的古镇游等。对于国外客源地,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旅游偏好制定营销策略,如针对日本游客宣传禅意文化旅游产品。
三、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
1. 旅游+农业
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民开办农家乐、民宿,种植观光农业园等。例如成都的三圣乡,将花卉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游客可以在欣赏美丽花卉的同时,品尝农家美食,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打造农事体验旅游:推出农事体验项目,如采摘水果、参与传统农耕活动等。在葡萄成熟季节,组织游客到葡萄园采摘葡萄,学习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知识,既能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又能带动农产品的销售。
2. 旅游+康养
建设康养旅游度假区:在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建设康养旅游度假区,提供养生餐饮、中医理疗、温泉疗养等服务。例如海南的一些康养度假区,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中医资源,为游客提供身心放松的康养之旅。
开发运动康养旅游项目:结合户外运动和健康养生理念,如山地自行车骑行、森林瑜伽等项目,吸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游客。
四、政策支持与区域合作
1. 政策支持
旅游优惠政策:政府出台旅游补贴政策,如发放旅游消费券,游客可以在景区门票、酒店住宿、餐饮等方面使用,刺激旅游消费;对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资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规划与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布局。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2. 区域合作
区域旅游线路整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例如京津冀地区可以整合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天津的近代建筑和河北的自然风光,推出“京津冀文化之旅”“京津冀生态游”等线路。
区域旅游营销合作:多个地区联合开展旅游营销活动,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联合参加国际旅游展,宣传“江南水乡”“长三角美食之旅”等统一的旅游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