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根本上解决“剧本荒”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人才培养与教育
1. 完善编剧教育体系
在高校中优化编剧专业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戏剧文学、故事结构等课程外,应增加影视市场分析、新媒体内容创作特点等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例如,让学生深入研究当下热门影视类型(如悬疑剧、仙侠剧等)的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以便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剧本。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的影视创作实践基地,或者与校外的影视制作公司、剧院等合作,为编剧专业学生提供实际参与项目的机会。比如,学生可以参与到小型网络剧的创作过程中,从选题策划到剧本修改,积累实际创作经验。
2. 在职编剧培训与进修
行业协会或影视制作公司应定期组织编剧培训活动。可以邀请知名编剧分享创作经验,像著名编剧刘和平分享历史剧创作中的史实考据与情节架构技巧等。
设立编剧进修奖学金,鼓励有一定经验的编剧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编剧理念和方法,如参加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编剧进修课程,学习好莱坞的编剧模式。
二、市场激励机制
1. 提高编剧报酬与待遇
建立合理的编剧报酬评估体系。根据剧本的类型、质量、市场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报酬。对于高质量、原创性强的剧本,给予高额报酬。例如,对于一部有望成为爆款的原创悬疑电影剧本,制作方应给予编剧足够的经济回报,以激励编剧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创作。
改善编剧的署名权和版权收益分配方式。确保编剧在作品中的署名权得到尊重,并且在作品的后续衍生开发(如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开发游戏等)中,编剧能够获得相应的版权收益。
2. 设立编剧奖项与扶持基金
增设更多专门针对编剧的奖项。除了现有的一些知名编剧奖项外,各类电影节、电视节可以专门设立新编剧奖,鼓励新人编剧崭露头角。例如,某个地方电影节可以设立“最佳新编剧奖”,为初入行业的编剧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政府和企业共同设立编剧扶持基金。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投入资金。该基金可以为有潜力但缺乏资金支持的编剧项目提供资金资助,用于剧本创作过程中的调研、创作时间成本等方面的支出。
三、创作环境优化
1. 尊重创作自由与创意保护
影视制作方应给予编剧足够的创作自由。在项目策划初期,制作方可以提出宏观的创作方向和要求,但不应过度干涉编剧的具体创作内容。例如,在创作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时,制作方不应强行要求编剧加入不符合历史逻辑的情节元素。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加大对抄袭、剽窃剧本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便捷有效的侵权投诉和处理机制。当编剧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侵权时,能够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创作积极性。
2. 建立良好的行业交流与合作氛围
构建编剧交流平台。可以是线上的编剧社区,也可以是线下的编剧沙龙、创作工作坊等形式。在这些平台上,编剧们可以分享创作灵感、交流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线上编剧社区可以按照剧本类型(如喜剧剧本、科幻剧本等)进行分区,方便编剧们进行针对性的交流。
促进不同领域创作者之间的合作。鼓励编剧与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在创作前期就进行深入的沟通与合作。比如,编剧和导演可以共同探讨剧本的视觉呈现效果,演员可以为角色塑造提供表演方面的创意,使剧本创作更具可行性和吸引力。
四、素材挖掘与创意激发
1. 挖掘多元文化素材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宝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编剧可以从古代神话、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中汲取灵感。例如,将《山海经》中的奇幻元素进行现代改编,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奇幻影视剧本。
关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现象。从当下的流行文化、亚文化(如嘻哈文化、二次元文化等)中寻找素材。比如,以电竞文化为背景创作一部反映电竞选手成长历程的青春励志剧本。
2. 鼓励创新思维与跨领域融合
影视制作公司和行业机构应鼓励编剧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可以组织创意工作坊,采用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编剧的创新灵感。例如,将科幻元素与爱情故事进行融合,创作出独特的爱情科幻剧本。
推动编剧进行跨领域融合创作。鼓励编剧与科技、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概念融入剧本创作。比如,将心理学中的梦境解析理论与悬疑剧情相结合,创作出充满悬念和深度的悬疑剧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