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是一档深度访谈节目,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现嘉宾的真实状态。
一、关于“没有镜头面具”
1. 真实呈现嘉宾
在《十三邀》中,许知远没有刻意营造一种美化嘉宾的氛围。他与嘉宾的对话常常是直抵内心的,例如在采访罗振宇时,双方就知识付费、商业与知识传播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坦诚的交流。罗振宇并没有被包装成一个毫无争议的成功典范,而是在对话中展现出自己在商业运作和知识理想之间的权衡与思考。这种真实不是为了制造噱头,而是尊重观众,让观众看到一个立体的、有着矛盾和复杂思考的嘉宾形象。
2. 打破传统访谈套路
传统访谈节目可能会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如问题比较温和、避免触碰嘉宾的敏感点等。但《十三邀》不同,许知远在访谈中不会回避尖锐的问题。像他采访李诞时,就深入探讨了李诞在喜剧表演背后的虚无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无奈情绪。这种打破常规套路的访谈方式,使得嘉宾没有机会戴上“镜头面具”,只能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回应,从而在节目中呈现出深度和真实感。
3. 访谈场景的多元与自然
节目选择的访谈场景丰富多样,有在嘉宾工作场所的,也有在街边小店或者具有特殊文化氛围的地方。比如在采访陈嘉映时,场景的设置就很自然地融入了一种哲学思考的氛围。这种多元且自然的场景设置,让嘉宾感觉不是在一个刻意打造的舞台上,而是在一种相对日常、放松的环境里进行对话,有助于嘉宾放下防备,减少伪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对节目和观众的意义
1. 节目独特性的体现
《十三邀》因为这种对真实的追求,在众多访谈节目中脱颖而出。它不是简单地传递明星的光环或者成功人士的经验,而是挖掘嘉宾的思想内核。这种真实使得节目具有了一种深度和质感,每一期节目都像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之旅,吸引了那些对深度思考和真实人性感兴趣的观众。
2. 对观众的启发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够看到不同领域的嘉宾在没有“镜头面具”下的真实想法和困惑。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即使是那些在公众眼中成功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有着平凡人的情感和思考。例如,看到许倬云先生在节目中对人类命运、文化传承等宏大命题的思索,以及他作为一个老人在面对生活和时代变革时的真实态度,观众可以从中汲取对自己生活和思考有价值的东西,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