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农民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民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转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体现和推动因素:

一、意义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精准作业:“慧种地”借助先进的技术,如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灌溉。以精准播种为例,通过智能播种设备,可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等因素,精确控制种子的播种深度和间距,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作物生长的均匀性,减少种子的浪费,相比传统的粗放式播种,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自动化操作: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如无人驾驶拖拉机、自动收割机等,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作业速度和质量。例如,在大型农场中,无人驾驶拖拉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耕地、播种等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2. 提升农产品质量
   精准管理: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环境参数,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精准调控。例如,在种植高品质水果时,精确控制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含量,能够使水果的口感更好、甜度更高、果形更规整,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减少化学污染:“慧种地”中的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根据作物实际需求精确投放肥料和农药,避免了过度施肥和滥施农药的情况。这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化学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高效利用:智慧农业技术能够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高效利用。例如,滴灌、微喷灌等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水情况精确供水,比传统大水漫灌方式节约用水50%以上,缓解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也减少了因过度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慧种地”模式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土壤、水体和空气等生态环境。例如,通过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技术,降低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和水体生物的危害,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表现
1. 技术应用方面
   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农民在田间地头安装各种物联网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等数据。例如,在蔬菜种植基地,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将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农民的手机或电脑终端,农民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是否需要灌溉以及灌溉的水量。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包括历年的作物产量、病虫害发生情况、气象数据等。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为农民提供种植决策建议。例如,根据对某地区多年小麦生长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分析,预测当年小麦适宜的播种时间、施肥量和病虫害防治时期。
   无人机技术的多功能应用: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植保方面,无人机可以携带农药进行精准喷洒,其喷洒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相比传统的人工背负式喷雾器,不仅效率更高,而且能够避免农药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在作物监测方面,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农田的作物生长图像和数据,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的问题,如病虫害、缺肥等情况。
2. 农业经营管理方面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慧种地”的农民开始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通过给农产品贴上二维码或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农产品从种植、施肥、浇水、采摘到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信息。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取农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地、种植者、施肥用药情况等,这增加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智慧农场管理模式:一些大型农场采用智慧农场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农场管理信息系统,对农场的土地、劳动力、农业机械、农资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例如,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劳动力进行农事操作,优化农业机械的使用,降低农场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推动因素
1. 技术发展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精度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例如,土壤养分传感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而且价格越来越亲民,使得普通农民也能够负担得起,从而促进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通信技术的提升:高速宽带网络和5G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数据的快速传输提供了保障。在智能农业中,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图像数据等需要及时传输到云端或本地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能够满足农业数据传输的要求,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取农田的实时信息并作出决策。
   软件算法的优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软件算法的不断优化,提高了对农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在作物病虫害图像识别中的应用,识别准确率不断提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可靠的病虫害预警和防治建议。
2. 政策支持
   农业补贴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采用智慧农业技术。例如,对购买智能农业机械、安装物联网设备的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降低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各级政府加强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民培训等方式,推广智慧农业技术。例如,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了智慧农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农民可以直观地看到“慧种地”的效益,从而主动学习和应用相关技术。
3. 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慧种地”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有机蔬菜、绿色水果等高品质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农民采用智慧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需求: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品牌化成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智慧农业技术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保障农产品品质等方式,有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高品质的农产品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0 23:11 , Processed in 0.1039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